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标杆”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企业生产鸟瞰图.jpg

化工园区鸟瞰图

  近年来,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以下简称化工园区)坚持以“打牢基础链、做实项目链、强化科技链、提升服务链、筑牢安全链”为发展思路,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和生态保护底线,全方位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着力建设基础配套功能齐全、安全环保设施可靠、应急救援体系完善、智能化监管水平领先的一流绿色化工产业园区。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以“绿色化、循环化、高端化”为定位的专业园区,化工园区以“双碳”战略为引领,锚定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致力于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标杆”,跻身全国百强化工园区,成为甘肃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截至目前,化工园区累计入驻企业超200家,实施项目240多个,总投资超600亿元。

downLoad-20250620095550.jpg

兰州雅本精细化工公司技术人员在做实验

  厚植沃土 催化产业裂变升级

  2018年5月,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紧扣“极、地、台、区”战略定位,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中“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的具体要求,批复设立化工园区。建设伊始,该园区就把安全环保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投资2.9亿元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并高标准编制了总体规划、总规环评、产业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指引、禁限控目录、企业准入条件。

  化工园区坚持以基础先行筑牢发展基石,先后建成“六纵十横”路网50余千米,铁路危化品货运站、给排水、通讯、实训基地、污水处理、危废处置、消防站、医疗救护站、应急物资储备库等配套设施全面投用,同步配套建设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450吨/小时热源厂,各项要素确保完全满足企业落地建设及投产需求。

  成立6年来,化工园区积极融入甘肃省委“四强”行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化工园区已建成的区域面积已超20平方千米,累计引进单独选址项目87个;建成全国最大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形成了以高端医药、高效低毒农药、化工新材料和助剂试剂为特色产品的产业集群;东金硅业、智资医药等240余个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00亿元;康巴斯等130余个项目投产运营;莱安能源等80家规上企业入驻,年产值近400亿元;先后获评甘肃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甘肃省精细化工唯一代表性园区、甘肃省省一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达到D类标准,成功入围2024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入选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成为全国推广交流的10家智慧化工园区实训基地之一。

兰州新区专精特新产业孵化基地B区.jpg

兰州新区专精特新产业孵化基地B区

  智慧管控 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化工园区是兰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兰州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兰州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加强安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优化管理质效,努力开创化工产业逐绿向新、以质图强新局面。

  2022年10月,化工园区智慧管控中心投入运营,由国内一流的技术方,以最高标准建成投用集数据采集、风险分析、事故灾害预警、应急响应于一体的化工园区安全环保智慧管理中心,将园区所有监管主体、应急资源全部在实景地图上落实具体位置,实现从传统表单管理提升到基于“一张图”的空间可视化、智能化监管体系,促进数字监管与现实监管相辅相成,助力日常监管提质增效。

  化工园区通过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将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的化工园区尽收眼底,并通过先进的人机交互方式,建立起集安监、环保、应急为一体的化工园区综合运营管理体系。

  “化工园区‘数据采集—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一体化智慧平台集成重大危险源数据1140条、高危工艺数据247条,实现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控和超标秒级预警。在封闭化管理模式下,危化品运输线上预约全覆盖,厂界监测阈值设置14个,试生产企业废水、废气监测覆盖率均达100%。”化工园区智慧管理中心负责人杨红红说,智慧管理平台上线后,化工园区安全事故率下降40%,智慧化治理水平跃居全国前列。

  安全环保是发展的生命线。化工园区时刻守牢安全环保“双底线”,安全风险自评达标率为100%,废水、废气在线监测覆盖率均达100%;严格落实安全环保“三管三必须”要求,强化源头管控、流程管理、责任落实、服务保障;坚持以最严标准抓项目准入审查,对入驻项目进行全方位审核,严禁“三高两低”项目进入;纵向建立“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两级监管体系,横向构建“督导检查—专家诊断—企业自查”三级工作体系,实现从“开工—建设—试生产—投产”全过程监管;依托甘肃省第一、国内先进的化工产业实训基地等平台,抓实技能教育培训,重点监管工艺操作人员100%持证上岗。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图.jpg

氩气充装站

  创新驱动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化工园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理念,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倾力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孵化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化工园区以项目“双进”为抓手,围绕延伸石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以存量带动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持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切实发挥园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优势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吸引和汇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化工园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引进东方希望、宁波赛鼎等500强企业3家,康鹏科技、东瑞制药等上市公司8家,引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及以上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50余家;严格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和“白名单”等制度,为企业提供手续办理、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后勤保障、生活配套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见效;推进东金硅业、三青化学等24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400亿元。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生产设备.jpg

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生产设备

  化工园区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入驻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示范项目,瑞朴科技、鑫隆泰等30余家企业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建立创新研发合作机制;生产打破垄断和替代进口的产品120种,出口外销产品220种,生产出技术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产品208种。这些产品广泛用于生物制药、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制造等领域;鸿瑄科技等7家企业率先采用新型微通道反应器,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等领域的33家企业重点监管危化工艺全流程自动化100%达标,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安全风险、运行成本低;东瑞制药头孢类抗生素、峻茂科技氘化铝锂、艾格尔医药索玛鲁肽、瑞朴科技无卤阻燃剂、翠英化学高纯同位素试剂等203种新产品技术在国内领先,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产值超100万元。

  目前,化工园区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规划建设标准化孵化专用厂房600栋,为入园企业配备住房、交通、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打造集研发、中试、转化、实训、生产等一体的产业孵化服务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和兰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和30余所“985”“211”“双一流”院校联合攻坚“卡脖子”难题,集中实施科技创新;制订印发《兰州新区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兰州化物所、雅本化学等一批中试项目落地转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等108个“高精尖”项目入驻园区。

化工园区1_副本.jpg

化工园区远景

  下一步,化工园区将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红线和生态保护底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推动基础配套再提升、产业发展再提速、区域环境再改善、安全基础再夯实,奋力打造全国建设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多、中试条件最佳、创新能力最强、管理质效最优的一流绿色化工园区,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由化工园区提供)

相关推荐

海湾精化召开警示教育学习会

近日,海湾精化召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学习会,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助理以上中层管理人员共71人参加会议。

平度市副市长赵瑞阳到海湾精化开展座谈交流

近日,平度市组织开展第四届“创智汇”暨产才融合交流活动,平度市政府副市长赵瑞阳、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田文德一行7人到海湾精化开展座谈交流。

海湾精化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近期,海湾精化党委书记、董事长赵秀平以“从严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题,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茂盛生物入选湖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7月14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智能工厂梯度培育2025年度第二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入选湖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2025-07-16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dss⁺ 启用中文品牌“顶世智汇”

中化新网讯7月15日,运营管理咨询公司dss⁺宣布,正式启用其在中国市场全新的品牌名称——“顶世智汇”。“顶世智汇”是dss⁺战略定位与核心价值主张的凝练。其中,“顶世”体现dss⁺作为全球运...

2025-07-16     中化新网

辽宁石化职院与锦州市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签署党建共建协议

为深入推进政行园企校协同创新,把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协同发展胜势。

2025-07-16     辽宁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