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装载我国自研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的我国最大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在渤海海域实施二次三维地震采集作业。标志着我国自研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列装后通过不断实践和优化,装备性能稳定,作业技术指标优异,已具备全海域生产应用能力。
渤海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也是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随着勘探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在渤海海域接连发现多个亿吨级油气田。然而,渤海油田有着“地质学家的考场”之称,构造非常复杂,部分海域的老资料受限于当时的勘探装备性能和采集技术,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影响勘探开发进程。为获得更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深度挖掘渤海油气藏潜力,亟需利用新装备、新方法对该地区实施二次三维勘探采集作业。
渤海湾盆地地质构造复杂,被地质学家形象的称为“打碎的金盘子”,广泛分布的花状断裂,纵横交错的河道砂体、多期叠置的火山岩下覆地层成像等难题,是科研人员发现大油田的“拦路虎”,而二次三维地震勘探可以根据目标区的具体地质问题,靶向施策,进行采集方案的定制化设计,直击问题核心,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实现“药到病除”。
为确保“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海油投入拥有全套自研海洋地震勘探拖缆设备的“海洋石油720”船,可以自主完成震源激发、过程监测、数据接收、实时定位以及水下设备控制等海上勘探数据采集的全过程。同时该船也是我国自主建造的最大深水物探船之一,采用滚动高覆盖采集方式,拖带的电缆可以一次性覆盖69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相比其他物探船勘探效率更高。因此海洋石油720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大面积的采集作业,为勘探研究争取宝贵的时间。
本次作业,是对我国自研海洋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性能的重要检验,采用的高覆盖采集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双倍覆盖采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国产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技术优势。在未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海洋石油720船将搭载着自研地震勘探拖缆成套装备乘风破浪,深耕蓝海,探油找气,成为中国海洋勘探的一张名片,带着物探“中国心”逐步迈向世界一流的行列。
中国石化13日宣布,旗下中原油田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垂深超过5300米,试产获高产工业气流,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深层高含硫气田,已高效开发20年。为实现长....
今年以来,延长石油集团主动应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能源产品价格下行等挑战,全力以赴提产量、扩投资、促销售、保供应,各项任务超额完成,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一季度,集团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和上缴税费同比分别增...
3月3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这是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大型整装油田,展示出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
3月24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
3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和文昌19-1油田二期项目已投产。曹妃甸6-4油田是中国海油在渤海西部发现的首个规模砂砾岩油田。2021年投产至今,该油田仅凭CEPA....
2月25日,壳牌发布的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称,到2040年,主要受亚洲经济增长、重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减碳以及人工智能相关影响的推动,全球对LNG的需求预计将增长约60%。根据目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