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5月19日,由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主办的SIEWConnects@Beijing
2025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构建具有韧性的亚洲能源未来”为主题。专家在会上指出,天然气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需求将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需求扩大是支持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潘国强援引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指出,2010年以来,全球“煤改气”措施已累计减少5亿吨碳排放,相当于削减2亿辆汽车的年排放量。壳牌预测显示,受工业减排与经济增长驱动,2040年全球LNG需求或激增60%。
潘国强介绍说,天然气是新加坡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柱,目前,新加坡95%的电力依赖进口天然气。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政府正通过加速太阳能部署、区域电网互联、探索低碳技术、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四大转型路径”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他呼吁加强区域合作,以应对能源转型挑战。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葵表示,中国正通过多元化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提升能源韧性。目前,华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35%,2024年新能源投产规模创近年新高;公司同步推进燃机控制、高效储能等技术研发,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参与新加坡能源项目。对于区域合作,他提出三点建议:加快跨境电网、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推动储能、氢能等领域技术与标准协同;建立区域性能源储备与应急机制,探索更灵活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沈莹指出,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具有保障能源安全、降低环境影响等关键作用,并将成为能源结构长期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转型期,其需求预计将继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制造业和炼油业的扩张是主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液化天然气(LNG)终端产能显著增加,将进一步巩固亚洲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主导地位,促进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的活跃度,稳定液化天然气价格,促进区域能源合作。
在专题讨论环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业及融资方案部战略总监Frank Belitz,新加坡液化天然气公司SLNG首席执行官梁伟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刘强等围绕亚洲能源未来发展展开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亚洲能源韧性需依赖多元化供应与技术合作。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是第18届新加坡国际能源周(SIEW)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主题为“展望能源未来,建设今日体系”,将于10 月27日至31日在新加坡举行。
7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7月3—5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于阜阳召开的202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提出了管控产能、装备升级、数智发展和标准建设等行业创新重点和方向。
6月30日,辽阳石化公司10万吨/年尼龙66项目如期中交。该项目是辽阳石化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巨人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百万吨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关键举措。 辽阳石化尼龙66项目总投资12.1亿元,....
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高核心自主技术不断突破中化新网讯 记者从7月3—5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于安徽阜阳召开的202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氮肥、甲醇行业先进产能占比持续提高,装备大型.....
7月1日,从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现场传来消息,该项目核心动力设备——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裂解气压缩机,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顺利交付并成功吊装就位,由此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全面进入动设备安装阶段。福建能化集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