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30日,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首轮耦合生物质能粉煤气化(生物质混配气化)工业试验顺利完成,将有助于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减少碳排放量。
据介绍,该项试验属于中国石化技术开发委托课题,由中安联合负责承担,开展以林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生物质粉体与煤粉混合共气化关键技术的工业试验。为高标准获取试验数据,统筹推进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中安联合邀请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长城能化公司、宁波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生物质试烧方案的论证与优化,共同研究制订掺烧生物质工业试验方案,并于8月中旬,完成10%生物质混配煤粉煤线标定工作,为此次试验工作打下基础。
本轮工业试验为期11天,利用中安联合煤气化装置SE东方炉,进行耦合生物质能气化工业示范运行。试验工作按生物质掺混比例5%、10%、15%三个阶段有序开展,共掺混生物质1915吨。试验结果显示,SE东方炉输送、挂渣、工艺操作、气化和渣型均正常,粗渣和滤饼中残碳含量、粗合成气有效气含量均在指标范围内。
试验期间,中安联合成立试烧工作小组,全过程关注生物质混配气化工作。针对生物质低热值、高挥发分、低可磨等特点,试烧小组加强采样分析,不断优化工艺,调整燃料气配比,加大氧煤比调整频次,保障试烧工作顺利进行。
近日,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盘9100米长、大口径连续油管,在川渝地区天然气井下深7460米,创造了该规格油管川渝地区最深垂深纪录,同时也刷新了同规格油管在该地区的最深作业纪录。
五一前夕,由寰球北京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国家管网集团深圳LNG应急调峰站项目接收站工程通过专家中间交接验收,标志着项目完成全部设计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具备联动试车和开车生产条件。
日前,由中国化学十六化建承建的湖北微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万吨级PHA生产线正式交付,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实现...
“五一”小长假期间,三峡库区旅游热度攀升,当地用气需求持续走高。为确保节日期间能源供应稳定,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通过大猫坪中心站三峡库区直供气源地的持续高效运转,累计输送天然气近千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