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为加快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制生产及应用进程,推进生物医用材料上下游协同创新攻关,更好支撑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工作任务内容和预期目标是聚焦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重点方向,征集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技术先进、创新性强、临床应用价值高的标志性生物医用材料,材料性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形成稳定可靠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加速在相关下游医疗器械产品领域实现落地应用。
高分子材料:用于心脏瓣膜、覆膜支架、人工关节、人工晶体、人工硬脑膜、血液灌流器、口腔修复器械、创面修复器械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磷酰胆碱基聚合物、聚酰胺、聚酰亚胺、嵌段聚醚酰胺树脂、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丝素蛋白、细胞因子胆红素吸附树脂、聚醚酮酮、多酚型聚乙烯、高纯度丙烯酸酯单体、高端聚丙烯、高透氧性硅氧烷、聚甲醛、非邻苯类增塑剂、异丁烯基聚合物、树枝状光感智能材料、抗血栓新材料ε-赖氨酸基聚合物、聚酯-聚乙二醇共聚物、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聚缩醛、高活性修复新材料等。
金属材料:用于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神经补片、神经血管导丝、口腔植入器械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金属材料,包括超细晶钛棒丝材、高端不锈钢丝材、多孔钽、锆铌合金、全显影医用植入级镍钛-铂金复合材料、镍钴铬钼合金丝材、钼铼合金管材、高纯铁管材、无镍高氮合金、钽银合金靶材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用于人工骨修复、口腔修复等医疗器械产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可降解半水硫酸钙、硫酸钙、氮化硅陶瓷、3D打印氧化锆陶瓷墨水、胶原/磷酸钙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无机非金属涂层材料等。
《通知》指出,申报主体可通过申报系统(https://aimd.caict.ac.cn)进行申报,完成注册后填写申报所需材料。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28日。
3月13日至14日,2025电解水制氢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江苏无锡举行。会议聚焦电解水制氢技术研发、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探索降低成本与技术突破路径。 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3月26日在北京开幕的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化工行业是当前最主要的产氢用氢领域,通过绿氢与煤化工的深度融合,不仅可大幅降低煤化工的碳排放强度,...
3月27日,燕山石化氢气提纯装置现场,我国首台30兆帕氢气运输管束车顺利充装650公斤燃料电池氢后,缓缓驶出厂区,前往中国石化北京石油昌平西关加氢站。
3月20日至22日,202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议在湖南岳阳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行政总监郑宝山表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支撑石化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技能人才培养要....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