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8日,从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大港石化)传来消息,大港石化氮气管网引入来自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公用氮气,年可节本超500万元。
目前大港石化日常生产所需氮气量约为3300标准立方米/小时,此前通过自制加部分液氮采购补充供应。此次通过管道方式引入园区氮气,可降低27%的成本,同时,通过停用制氮装置降低了设备运行、液氮装卸等过程安全管理风险。
近年来,大港石积极融入天津南港工业区上下游协同、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实现优质资源“隔墙互供、无缝对接”等方面取得实绩实效。2024年年底,大港石化公司与天津南港工业区乙烯项目实现管道互联互通,向其供应石脑油和液化气等产品作为生产原料,为公司大幅压减汽柴油产量、破解产销矛盾、推进转型升级拓展了新渠道。
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港石化公司将持续与园区各方深化战略合作,在积极筹划引进天津南港乙烯实施聚丙烯共聚产品开发创新、争取园区绿电指标配额等方面加力提速。
8月13日,由昆仑物流承运的新疆首座综合能源加氢站——新疆销售克拉玛依分公司白碱滩综合能源站所需的550千克氢气安全送达站内。这标志着我国西部氢能储运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
截至7月底,新疆电网储能装机规模达1241.18万千瓦/4121.0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3.3%,创历史新高。其中,今年前7个月新增储能装机规模598.13万千瓦/1989.18万千瓦时。
近日,国家能源局“氢电耦合零碳园区建设模式与机制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该课题是国家能源局“十五五”氢能领域重点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将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关键支撑。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
8月10日,随着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系统全面进场安装,山东诸城滨河独立储能电站一期项目进入最后攻坚阶段。这也是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布局的首个磷酸铁锂电池+钒液流电池混合储能项目,预计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