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市委常委、副市长武跃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亮,副市长李润军介绍情况。吴秀玲指出,朔州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篇章,正加快“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山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标杆;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争取到“十四五”末当年新增工业固废全部消纳。
吴秀玲介绍,朔州聚力能源革命,加快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做好煤电大文章,努力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朔州加强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利用中煤平朔矿区煤、电、化、水、新能源一体化优势,攻关突破晋北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三高”煤气化难题,取消燃料煤,耦合新能源,建设总投资297亿元的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打造山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标杆。
吴秀玲介绍,近年来,朔州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以上、发电620亿度以上,年均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消纳工业固废。作为工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朔州连续举办11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建成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全市建成3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86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73家、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1家,产品拓展到7大领域、200多个品种,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走出了“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但距全部消纳当年新增固废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朔州将坚持源头减量、资源利用、绿色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拓展产品种类,拓宽市场销路,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化利用水平,争取到“十四五”末当年新增工业固废全部消纳。
中化新网讯5月16日,由国际知名咨询公司IDC组织的“2025IDC中国CIOSummit峰会”在深圳举办,会上正式公布“2025IDC中国未来数字工业领航者”获奖名单。“景德镇黑猫集团有限责...
5月14日,陕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振江一行赴蒲洁能化公司开展深度对标学习,取“现代”之长补“传统”之短,探寻管理升级、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破解之道,为陕化公司全面推进转型升级、打造传统煤化工标杆提供...
5月7日,延榆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成海,中国化学东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立新和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益民在安徽合肥签订了榆林煤制清洁燃料升级示范项目总体设计合同,并组织召开了总体设计开...
截至4月29日,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化装置2号气化炉连续高负荷稳定运行319天,刷新了以劣质褐煤为原料的世界最大规模气化炉运行纪录。
4月29日,2025石化产业发展大会——石化与煤化工论坛在京举行。与会专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正逐步从燃料向材料属性转型,并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装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