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净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解决方案,通过光催化生成自由基的选择性调控,提升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光催化分子氧活化技术能在太阳光作用下产生电子和空穴,并将氧气活化为具有高污染物氧化能力的活性氧物种,从而解决水体中抗生素等有机污染物的净化问题。该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光催化分子氧活化过程中的自由基产率,从而提升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率。
研究团队以碳氮材料作为研究模板,通过在该材料中同时引入氰基和钠,制得具有高电子—空穴分离能力的新型材料。氰基的引入能吸引光生空穴,从而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之间的相互纽带。在氰基和钠的协同作用下,电子能快速迁移至反应位点附近。钠的加入使碳氮材料能捕获这些迁移中的电子,用于后续的氧气活化反应,从而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过程。该材料展现出97.6%的自由基选择性,对抗生素、塑化剂、农药等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
螨害是我国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威胁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由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和国家能源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煤电烟气变压吸附碳捕集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翰逸神飞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关键催化材料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