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行业热词——绿色发展 · 碳中和

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长江、黄河、海岸带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得到加强。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摘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两会,绿色发展仍然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其中,中央明确将通过产业规划、政策引导、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励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并就“碳中和”议题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碳中和政策成为“两会”的热点议题,而“长江保护法”“限塑令”等热点话题也得到高度关注。

全国两会上,“碳中和”这一关键词极具热度。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多个民主党派提交了碳达峰相关提案。仅农工党中央就有《关于奋力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等3个提案。提案建议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明确地方和行业主体责任和减排目标,强化中央环保督察等约束推动措施。有分析预计,今年全国两会将明确低碳发展的约束性目标和重大政策。

代表委员也不乏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提案议案。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提出路线图——“当前阶段最紧迫的就是要真正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道路,禁止地方在‘高碳’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最大力度地消除未来10年产业发展的二氧化碳排放‘锁定’效应。”

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谈到,当前,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因此,通过加快发展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未雨绸缪、提前布局、防范未然,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

在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降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能源革命有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则表示,未来国家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光明前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对企业来说,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未来,企业可通过完善碳数据监控与披露,加强碳排控能力,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三方面,加速推进企业的低碳转型,为实现“30·60碳目标”目标做好准备。

全国政协委员、齐鲁石化公司三级协理员达建文表示,碳中和不仅仅只是能源的事,它与产业链等方方面面都有关系,碳中和目标将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的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他建议,加快建立碳排放监控体系,通过政策引导,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达到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今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全流域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提出不少关于长江保护方面的提案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作为石化行业的代表,将化工沿江企业转型发展的建议写入他的建议案。李国璋认为,要想尽快渡过转型的阵痛期,必须要让企业产品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走,提高产业的“含新量”。但过去化工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向产业化应用阶段,衔接不紧,创新速度一直提不上来。李国璋还发现,长江沿线的化工产业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技术参差不齐,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如何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更多要素、更多化工企业互动协作,助力化工产业更绿更强?李国璋认为,整个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化工产业,同样需要聚集、协同、形成合力。他还在持续完善自己的建议。

民主党派也高度关注长江保护问题。民进中央关注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问题,拟提交《关于加强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防治的提案》。该提案建议推动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增加抗生素污染物防治条款,建议健全抗生素使用登记制度,并尽快制定抗生素监测方法标准及监测规范。

另一个环保热议话题就是“限塑”。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以2020年、2022年、2025年为节点,明确了控制“白色污染”的时间表及限用、禁用范围。这一被称为新版限塑令的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也纷纷热议限塑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建议加快推广全降解塑料。他表示,目前有不少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伪降解”“部分降解”产品仍在扰乱市场秩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禁塑工作的落实。“可降解≠全降解!为从源头治理白色污染,推广可降解塑料要注意避免‘伪降解’塑料混入。”他建议,对生物全降解塑料及制品列入强制性认证,坚决防止“伪降解”塑料进入市场,规避其产生的微塑料等带来二次污染,从源头解决废杂塑料包装物的污染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吕亮功则提出,应加强可降解材料产业顶层设计,从合成材料发展和应用的全场景考虑,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设计和布局国家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修订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全国31个省份发布了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治理塑料污染已成为各方共识和统一行动。近两年我国虽然已经有众多企业进入可降解塑料领域,可降解塑料产能正在快速增加,但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国家禁塑令引发的巨大市场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98亿美元。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换率为30%计算,预计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约为209亿美元。

申万宏源认为,PBAT、PLA性价比较高,有望率先受益。在八大生物可降解塑料领域中,PBAT、PLA性能最为接近传统塑料,可以混用进一步提升性能,同时价格也较为亲民。且两大产品技术较为成熟,是未来国内产能投放的主力产品,PBAT、PLA规模化生产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利好产品推广,需求将快速增长。目前一些企业如南京聚隆、紫江企业、永冠新材、联泓新科、道恩股份等纷纷表示将研发投产可降解环保材料,以抢占市场先机。


相关推荐

九化建承建的中国丝路科创谷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9月13日,中国化学工程第九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西咸新区中国丝路科创谷07单元7#楼完成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主体结构率先封顶。

2022-09-16     化工新闻纵览

龙佰集团上榜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位次再升26位

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系列榜单,龙佰集团荣誉纷呈。公司荣获“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连续5年上榜,且今年排名较去年提升26位。公司荣膺“20...

2022-09-09     河南石化新闻

2022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唐山举行

促进和推动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

2022-09-07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满深区块单只钻头单趟进尺再刷新纪录

8月27日14时,中原石油工程公司西北工区顺北项目部90118钻井队施工的满深802井在三开钻进中,使用241.3毫米PDC钻头实现4469米至6498米的安全钻进,完成进尺2029米,平均机械钻速1...

2022-09-07     河南石化新闻

石化起运公司800吨履带吊(越南)顺利完成发运工作

石化起运公司800吨履带吊(越南)顺利完成发运工作

2022-09-06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提速换挡抢抓施工“黄金季”

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提速换挡抢抓施工“黄金季”

2022-09-06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