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的2024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说,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
报告说,亚洲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航空和石化行业的强劲需求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石油用量增长,但电动汽车发展、传统汽车燃油效率提高、中东地区发电用油减少,以及经济结构转变等因素将日益抵消石油用量增长。
报告说,2023年,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全球石油需求约为日均1.02亿桶。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为日均1.06亿桶左右。
供应方面,主要受美国和其他美洲产油国产能扩张推动,全球石油产能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导致石油供应过剩。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总供应能力将接近日均1.14亿桶,比需求高出800万桶,这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转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6月1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在该组织官网发表文章,反驳了国际能源署的报告。
海赛姆·盖斯在文章中表示,这是个“危险的评论,特别是对消费者来说,只会导致潜在的前所未有的能源波动”。
在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在人类生活中,石油将发挥关键作用。他表示:“石油需求高峰还没有到来”。
在谈到全球能源结构时,海赛姆·盖斯指出,尽管“欧佩克欢迎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方面取得的所有进展,但远远不足以取代80%的能源结构”。他补充道,“我们还应该记住,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需要一些与石油相关的产品。它们未来的扩张将增加石油需求。”
海赛姆·盖斯还在文章中强调,“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但重要的是,这要基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现实。”他强调,显然需要“优先考虑能源安全,利用所有可用能源,提供能源可负担性,提高可持续性,减少排放,并且在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限制我们的能源选择。”
综合:新华网,欧佩克官网
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32万吨首期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该项目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就地转化为稳定、高价值且易于储运的绿氨....
6月29日,由中国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中国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完成满负荷联合调试,成功产出纯度达99.9999%的高纯度氢气。作为西北地区首个规...
7月5日,延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建华一行到潞安化机调研工作。延安市发改委主任刘凯、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等陪同调研。潞安化机总经理李广民,高级顾问李为民,总工程师仙运昌,副总经理李文...
日前,福建能源石化集团(以下简称“福建能化集团”)迎来产业数智化建设的又一个节点——在集团信息化推进大会上,第二批“智改数转”示范项目发布,健康、安全、环境(HSE)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近日,摩洛哥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莱拉·贝纳利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摩洛哥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5500兆瓦,占能源总装机容量1.2017万兆瓦的46%。
日前,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主办的2025能源化工行业采购大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