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煤液化油渣制中间相沥青中试研究”揭榜挂帅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
该项目是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设立的首批揭榜挂帅项目之一,旨在解决世界首套百万吨煤炭直接液化工艺副产油渣高附加值高效利用的“卡脖子”难题。北京化工大学、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联合团队成功揭榜,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邱介山教授为项目负责人。
“煤炭的精细化、高附加值高效利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化工学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指出,该项目把基础研究和成果产业化进行有机融合,将为切实推动煤基能源材料和智能碳材料技术领域发展作出引领性、支撑性的贡献,成为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等强强联合的起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指出,在“双碳”目标下,煤化工未来发展将趋于生产高性能先进材料,煤炭作为燃料能源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该项目将拓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产业链,助推行业转型升级。邱介山团队在煤基碳材料技术研究领域经验丰富,成果丰硕,是合适的项目承担者。学校将全力支持,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本项目的目标是围绕延伸煤直接液化产业链,利用煤直接液化特有的主要副产品——煤液化油渣制取中间相沥青,进而制造高端碳材料。”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建立表示,公司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成了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并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煤液化沥青萃取技术,大幅提高了产品价值。此次启动的揭榜挂帅项目,是其在煤液化油渣高效利用方面的进一步延伸,也是科技创新体制上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方案讨论中,邱介山指出,煤制油过程中副产油渣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利用是拓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产业链、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该项目将创建新的分子化学工程技术方法和专有核心技术,通过调控煤液化油渣的分子量和反应活性,实现高品质中间相沥青的规模化智造,最终实现沥青基碳纤维、针状焦、泡沫碳、锂电负极碳等高性能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据介绍,项目团队将在未来生产出灰分低于100ppm、喹啉不溶物(QI)含量低于0.05%的精制煤液化沥青,并形成世界领先的基于煤液化油渣的数种功能碳材料制造技术。目前500平方米中试基地已基本建成,100升中间相沥青合成主体装置正在施工,预计今年10月完成全部中试装置的运行与优化。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通知,组织开展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据了解,此次排查整治工作开展时间为2023年3月3日至5月20日,排查整治工作对象为江西省首批...
近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化工物流行业年会在武汉召开。万华化学凭借在物流服务方面积极践行物流责任关怀,荣获“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贡献奖”。
为建立健全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社会治理(ESG)披露和评价体系,推动企业践行ESG理念、提升ESG绩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于3月9日在北京召开《石化化工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披露指南》(以...
“乡亲们,马上就到植树节了,咱们再种一些绿植,把家园再美化一下。”3月12日,在河南油田乡村振兴帮扶点——河南省邓州市腰店镇燕店村,河南油田驻村第一书记、油服中心党委副书记王振给乡亲们开动员会。提...
3月9日,应急管理部危化一司处长、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终期评估组组长韩玉鑫带领评估组,对湖南衡阳松木经开区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终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