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及电池制造、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的产业链条。
锂电池产业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关键,发展前景广阔。《方案》明确扩大消费类电池品类、提升动力类电池质量、优化储能类电池性能、提高锂电池材料配套水平和强化系统开发及关键部件攻关五方面发展方向。山东将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融合集聚、市场主体培育、应用市场开拓、产业环境优化等5方面行动举措。
为提高锂电池材料配套水平,山东支持有关市依托高端化工产业基础,布局锂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关键辅材等配套材料的研发制造,突破新型材料制备技术,支撑锂电池产品性能提升和生产效率优化。
正、负极材料方面,《方案》提出开发一批长寿命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高镍三元材料、高容量富锂锰基材料等正极材料。突破一批全固态电池用金属锂、硅碳负极、高性能石墨等负极材料。
隔膜材料方面,《方案》提出支持低闭孔温度、高热稳定性、高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的基膜产品。推动超薄及轻量化基膜推广应用。研发新型聚合物高安全无纺布基膜、高端PP/PE、纳米陶瓷、低分子量粘结剂涂层等功能材料。
电解液材料方面,《方案》提出加大高性能电解液用新型锂盐研发力度,重点发展三元及磷酸铁锂电池专用电解液、高安全低温电解液、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开发高电导率新型电解质产品以及特种添加剂。
《方案》提出,支持东营、烟台、威海、泰安、德州、滨州等地区,加快提升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盐、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的生产供应和配套能力,打造要素完备、特色突出、创新引领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配套带。
据介绍,山东将强化全省产业发展的统筹布局,引导地方结合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坚决避免盲目招商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防产能过剩。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中国石化联第六联络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第六联络组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统一安排部.....
榆林高新区管委会5月22日举办招商引资恳谈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与各地客商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大计。丝博会期间成功签约41个项目,引资额217.78亿元。
为期5天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在西安举办。在5月21日举行的榆林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榆林市成功签约74个项目、引资额达1967.6亿元,其中涉及化...
2025年5月22日,《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编撰业务研讨会在《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进行。《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古今石油和化工人》编纂委员会翟海潮主编、叶建华主编等参加了...
以“三个坚持”下好“三个功夫”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印发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以“三个坚持”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