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氢加氢技术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中化新网讯 近日,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福建省福州长乐举行,标志着氨制氢加氢技术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由福建石油联合雪人股份、福大紫金等福建省内新能源头部企业共同推进。项目以氨作为氢气的储能载体,通过氨在线制氢、分离纯化、升压加注等功能于一体的自主创新制氢加氢装备技术,解决高密度储运氢气的安全性问题,降低氢气储运成本,可灵活调整产能,实现氢气的现产现用,为零碳氨氢能源利用打造闭环产业链。

  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无机化合物,也是高效的储能和储氢介质,具有高能量密度、易于储存和运输、安全性高、环保(终端无碳排放)、易液化等特点。该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将显著降低氢气的储运成本、用氢成本并提高安全性,还能解决加氢站储氢用氢面临的问题,为交通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推广提供新途径。

  福州大学氨制氢催化技术研究团队创制出新型低温催化剂,突破了“氨—氢”能源循环的关键技术瓶颈,为发展“氨—氢”特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基础。该团队的氨分解制氢技术以液氨为原料,在铁、钌基高效低温催化剂反应条件下分解得到75%的氢气和25%的氮气混合气体。

  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吨氨价格3500元为测算基础,5.49吨氨分解产生约1吨氢气,氢气的原料成本约19元/千克。考虑氨制氢设备投资成本后,氨现场制氢供氢的价格可控制在35元/千克以内。若结合石化企业上游炼厂副产氢资源合成氨,成本优势更加凸显。从氨运输成本来看,氨现场制氢改变了氢气的运输状态。一辆液氨槽罐车载氨量可达30吨,相当于载氢5.29吨。与长管拖车单车载氢量不到400千克相比,该技术的液氨载氢量提高一个数量级,因此运氨成本很低。从氨运输安全性来看,液氨运输已十分成熟,氨储氢可以避免高压储氢的风险,具有较高的本质安全性。

  此前,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品牌及资源优势,共同推进“氨—氢”能源技术国家科技示范项目,并在“氨—氢”能源技术联合研发、产品生产及商业应用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相关推荐

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团队发现新型抗病毒剂,有效抑制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5月9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殷利民作为第一作者,宋宝安院士和宋润江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Bulletin》(影响因子18.8)上在线发表“C.....

2025-05-17     中化新网

信发化工氧化铝焙烧智能系统投运

  近日,中铝国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氧化铝焙烧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在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投运。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制备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樊逢佳、林岳、胡伟团队通过给发光二极管(LED)“拍片子”,找到了纯红光钙钛矿LED性能瓶颈的原因,并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纯红光钙钛矿LED。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北京化工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

  5月11日,北京化工大学举办2025年校园开放日暨高招咨询会。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光催化分解塑料技术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废水变能源 油气田采出水提锂制氢试验完成

  近日,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开发生产基地“博孜—大北气田”完成采出水电解制氢试验,标志着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攻克了油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瓶颈。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