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气藏工程所高级主管葛兰是涪陵页岩气田700多口气井的“妈妈”。10多年间,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这些气井累计产气量超510亿立方米,创我国页岩气田累产纪录。她带领的气藏工程所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她本人也先后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最美青工”“重庆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精心呵护页岩油气井
近年来,气田开发战线越来越长,除了页岩气井,气田还迎来了一批特殊井——陆相页岩油气井。这些井组分复杂,开采时,油、气、水、蜡同时采出。要让它们顺利生产,难度颇大。
畏难?她就不是葛兰了。她对攻关团队说:“复兴区块开发是油田重要接替战场,也是中国石化‘十四五’重要的增储阵地,我们一定要寻到页岩油气的开发规律。”
2021年,兴页1HF井开展测试落实产能任务交到葛兰手上。该井是复兴区块重要探井,容不得一丝马虎。
一天,她发现兴页1HF井测试时,产量、压力都在快速下降。她和同事守在现场,反复进行现场试验,对比工艺参数,检测刚取出的油样,记录各种测试现象和数据,从现象、表象到内在机理,剥丝抽茧,一点点分析落实原因。经过反复摸排和论证,攻关团队发现是测试油嘴不合适,产生了反凝析现象。
“反凝析现象对于储层裂缝影响大,相当于让能力弱气井挑了超过它能力的担子,不但影响气井测试产量,还会伤害储层。”葛兰皱着眉说。为此,她科学设置油嘴,并提出采取多轮测试、适当焖井的方法,让地层能量充分酝酿和释放,有效提高页岩油气井产量。看见页岩油气井正常生产,所有殚精竭虑的日夜操劳有了回报。
现在,气田页岩油产量已超2万吨,正申报国家级页岩油气示范区。
努力延长老井寿命
气田已全面进入增压阶段,很多老井用上“呼吸机”,利用压缩机增大气体流动压差,帮助气井顺利从地底采气。而随着老井压力、产量逐年下降,压缩机运行单耗逐年升高,一旦用电成本超过气价,老井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
于是,葛兰又接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降低压缩机单耗,延长老井生命。
葛兰带领团队反复研究,开展区域增压技术改造,使多井共用一台压缩机,提高增压开采“性价比”。
葛兰天天跑现场,和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较劲”,筛选具备条件的采气区域,制订区域增压生产方案,积极实施区域增压技术改造。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气田已在两处实现了区域增压,使一批老井在长期“省吃俭用”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稳产。
目前,她带领攻关团队正在开展压缩机智能间开、二次增压等多项试验,通过二次增压技术改造,使井口压力即使降至大气压,也能实现增压开采。“气井本来寿命有80岁,我们通过各种‘增压+’技术手段,让气井寿命可以延长至90岁。”葛兰信心满满地说。
不遗余力育新人
有人说气藏管理工作是坐“冷板凳”,繁重的科研和海量基础数据工作,令人怵头。而葛兰带领青年技术团队却干得有声有色。她手把手教出来的郑珊珊等青年技术人员,如今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2020年,郑珊珊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气田,就拜葛兰为师。葛兰从动态分析、气藏管理入手,带她跑现场,研究课题。初出茅庐的她参加油田青工油气藏开发动态大赛,就夺得了大赛三等奖,现已成为气藏动态分析、评价的行家里手。
2022年,作为青年技术骨干,郑珊珊承担了“页岩气水平井重复压裂选井方法研究”的课题。重复压裂选井情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葛兰帮助郑珊珊一起整理技术资料,理思路、查文献、不停跑现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焦页5-1HF井圆满完成施工,试获高产工业气流,施工成本较初期降低28.9%,使我国在页岩气重建井筒重复压裂领域打破国外制约,为国内页岩气田老区开发增储上产提供新思路。“页岩气水平井重复压裂选井方法研究”课题也因此获得公司科研成果一等奖。
7月15日,“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公益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启动。即日起至7月20日,6~12周岁的儿童可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报名参与实验活动。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北京是‘巴斯.....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李春忠教授、陈龙教授团队联合宋震教授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电解液溶剂化结构中均匀的电子云分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
在高端胶粘剂领域,气相二氧化硅作为核心流变控制剂,其性能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施工性能、储存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终端应用效果。气相二氧化硅凭借纳米级粒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三维网络构建能力,成为调控胶粘剂流...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