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24日,由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石油石化采购与供应链技术交流大会暨展示会在雄安举行。与会代表聚焦物资采购供应链管理机制、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实践总结与风险防控等热议话题,深入探讨采购与供应链发展新趋势,分享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为推动石油石化物资采购供应链实现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献计献策。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王志刚在会上表示,近年来,石油石化企业持续加强供应商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采购产品和服务质量。业内优势企业在完善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采购交易管控体系,加强供应商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带动全行业打造高质量供应链体系,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运用数字化思维,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当前,物资采购供应链成为石油石化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已将其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与繁荣,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会上,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介绍了该公司运用数字化思维,提升物资“质”和“量”管理水平的实践经验。据介绍,该公司物资管理部门牢固树立“合规、质量、效率、效益”理念,把握服务保障基本定位,优化信息化管理体制,以信息化促转型、提效率,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西部钻探公司副总经理马军表示,截至目前,该公司物资调控中心已实现“1+3+N”管理部署,即一个调控中心(一个本部+5个共享站)、3套管理平台(远程监管平台、采购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车辆监控平台)、N个管理功能。数字化项目实施以来,物资共享服务站物资验收、发料、仓储、安全环保、装卸、配送等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监管,能够立即对现场发生的不合规业务进行远程喊停、监督整改,极大地提高了物资“质”和“量”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实施物联网技术,提高供应链安全水平
从最初的便利店业务逐步拓展到汽服、电子商务及大数据服务等领域,中石油昆仑好客有限公司以集采供应商和省区公司为主要依托,目前形成了“全国集采+省内配送”模式。
昆仑好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刚介绍说,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在全国共有非油省级中央仓49座,仓储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为延伸供应链对生态圈的触达能力,公司通过与美团、京东等第三方到家服务平台合作,在全国2500多家门店推广到家业务,弥补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的短板。目前,昆仑好客便利店已遍布全国31个省区,总量近2万座,日服务进站客户已达1000多万人次。2022年,昆仑好客实现便利店销售收入已超过270亿元,在全国零售业品牌榜中排名前三。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物资供应链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廊坊高科广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石油化工助剂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实施ERP系统,实现了对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的集中管理,助力公司更好地进行资源规划和管理;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管控,实现了产供销的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所有交易和流程,提高了供应链的安全水平。
“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让高科广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该公司营销总监段欣妍对记者说,“去年,我们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8%左右,提升效率10%。随着供应链透明度和灵活性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日渐增强。”
创新核心技术,加快进入采购4.0时代
会上,石油石化企业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采购优势,用采购需求引领专业化整合,不断增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绿色智慧供应链,共同推动物资采购提质降本增效,实现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段欣妍表示,石油石化企业要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加快采购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加快进入采购4.0时代,将采购供应链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
刘刚认为,石油石化企业还应深入贯彻落实“双循环”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建设大宗物资储备基地,拓展多元稳定的物资供应渠道,进一步完善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体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体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2025年的轮胎市场,将是技术、成本、生态与服务的终极较量,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兼具规模化降本能力、创新技术储备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当被问及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高级...
站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垦东12平台上,高级工程师韩永刚轻轻动了几下手指,脚下3000米处的油藏三维模型就出现在平板电脑上。
5月9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以“从DeepSeek+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为主题的未来产业推介会举行。
近日,谷歌与陶氏化学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7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
近日,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塑机)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就机械装备前装、全球制造基地数字化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2日,从寰球六建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承建的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乙烯装置数字化管道预制已经累计完成16.7万余英寸,突破单日预制焊接量3000英寸以上,为项目顺利推进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