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九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召开
5月29日,由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苏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以“智启双碳 绿动未来”为主题,业内人士共话储能发展、电池回收等热点话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指出,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正日益广泛地嵌入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当前,从技术路线到市场机制,从安全程度到标准体系都还在不断完善成熟当中,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储能市场中,长时储能是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长时储能需求未形成规模化产业,产业链尚不完整,成本降低难。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认为,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进度落后预期,主要受储能技术制约,不同时长,尤其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否实现能量与功率的解耦是长时储能的关键。据赵天寿介绍,液流电池是一种理想的长时储能技术,不同于锂电池,液流电池的能量和功率相互独立,且采用水系电解液,本征安全,寿命是锂离子电池的3倍。在液流电池体系中,全钒液流电池的技术最成熟。目前液流电池系统成本还有待降低,能量密度和功率要进一步提高。
新型储能发展正按下“加速键”。据SMM储能首席分析师冯棣生预测,从2024年至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23%。这一期间,全球储能需求将显著增加,到2030年,储能需求总量将达到828GWh。这一预测表明,尽管短期内存在增长放缓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储能市场依然充满机遇和发展空间。
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就退役动力电池现状及回收经济利益与于会代表作详尽分享。他介绍,2020年中国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20万吨,市场规模达13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预计到2030年,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规模将超1500亿。预计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40%,至2035年,占比高达50%。从动力电池市场来看,全球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消耗量年增长率26%,从动力电池市场来看,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将长期处于胶着态势。 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锂电池关键材料占全球储量分别为锂占比在22.9%,钴占比在1.1%,镍占比在3.0%,锰占4.2%,石墨占比在22.8%。而镍钴锰锂的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70%。因此,建立回收利用体系不仅使之成为原生资源的有力补充还是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关键。
本次博览会围绕新能源各产业板块进行广泛交流,展会覆盖4大展馆8大板块,4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集中亮相。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本次诊断服务范围将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9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3.5%,化学纤...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
4月16日,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天津市宁河区组织召开2025年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现场观摩会暨“进村包户联主体单产提升农技行”推动会。据介绍,会议主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禁止审批不符合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的建设项目。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新污....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