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九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召开
5月29日,由上海有色网(SMM)主办的CLNB 2024(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苏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以“智启双碳 绿动未来”为主题,业内人士共话储能发展、电池回收等热点话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指出,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正日益广泛地嵌入电力系统源、网、荷各个环节,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当前,从技术路线到市场机制,从安全程度到标准体系都还在不断完善成熟当中,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储能市场中,长时储能是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长时储能需求未形成规模化产业,产业链尚不完整,成本降低难。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认为,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进度落后预期,主要受储能技术制约,不同时长,尤其长时,高安全的储能技术是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能否实现能量与功率的解耦是长时储能的关键。据赵天寿介绍,液流电池是一种理想的长时储能技术,不同于锂电池,液流电池的能量和功率相互独立,且采用水系电解液,本征安全,寿命是锂离子电池的3倍。在液流电池体系中,全钒液流电池的技术最成熟。目前液流电池系统成本还有待降低,能量密度和功率要进一步提高。
新型储能发展正按下“加速键”。据SMM储能首席分析师冯棣生预测,从2024年至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23%。这一期间,全球储能需求将显著增加,到2030年,储能需求总量将达到828GWh。这一预测表明,尽管短期内存在增长放缓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储能市场依然充满机遇和发展空间。
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徐政和就退役动力电池现状及回收经济利益与于会代表作详尽分享。他介绍,2020年中国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20万吨,市场规模达13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元;预计到2030年,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规模将超1500亿。预计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40%,至2035年,占比高达50%。从动力电池市场来看,全球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消耗量年增长率26%,从动力电池市场来看,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将长期处于胶着态势。 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锂电池关键材料占全球储量分别为锂占比在22.9%,钴占比在1.1%,镍占比在3.0%,锰占4.2%,石墨占比在22.8%。而镍钴锰锂的金属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70%。因此,建立回收利用体系不仅使之成为原生资源的有力补充还是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的关键。
本次博览会围绕新能源各产业板块进行广泛交流,展会覆盖4大展馆8大板块,4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集中亮相。
中化新网讯 5月20日,由大连市政府主办,大连市商务局承办的“投资大连”合作对接会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新加坡的50多个商协会、重点企业的80余名嘉宾参会。 大连市副市长冷雪峰表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5月21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履约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2024年向禁化武组织宣布企业1568家,顺利通....
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
5月16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工会与北京化工大学工会联合组织“寻根工运圣地赓续百年初心”参观学习活动,来自两单位的约70名工会代表、党员代表及青年代表共同参观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5月20日在湖北襄阳举行的“智慧融合筑就精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学六化建)以一场盛大的现场签约合作,在近400位与会代表的热烈祝福中度过了“60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