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中交

  中化新网讯 8月16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公司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此次中交的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

  上海石化党委书记万涛在中交仪式上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原丝及碳纤维的单线产能,有力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改善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1.jpg

图1: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卷绕设备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为小丝束碳纤维。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图2.jpg

图2: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立体仓库

  上海石化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其研发试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9倍,且耐腐蚀,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

  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壁垒极高,迄今为止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目前,中国石化碳纤维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图3.jpg

图3:上海石化12k碳纤维

  据悉,自项目建设启动以来,中国石化下属各企业协同配合,通力合作,合力打造“优质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特别是在上海疫情暴发和持续高温天气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上海石化公司、上海工程公司、十建公司、宁波工程公司等参建企业把疫情防控、安全施工、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夯实项目建设安全基础、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管理,合力筑牢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防线,确保项目高质高效完成。

  (企业供图)

关键字:碳纤维
相关推荐

上海石化CFRTP亮相复材展

  3月27日至29日,上海石化在2024年深圳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发布了最新自主研发的两款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热塑性预浸带和热塑性板材。

2024-04-02     中国化工报

低空经济“带飞”碳纤维概念股

​  近期资本市场上掀起一股炒作低空经济的热潮,从而“带飞”相关低空概念股,从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艾艾精工、永悦科技等低空概念股成为“风口”。

2024-03-26     中国化工报

韩国晓星拟在华布局碳纤维

  近日,韩国晓星集团旗下的碳纤维子公司HyosungAdvancedMaterials表示,该公司将改变碳纤维扩建计划的地点,计划在中国建设两条总产能为5000吨/年的生产线。

2024-03-25     中国化工报

用“小小”纤维撑起“大国重器”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芳

  刘芳,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带领中复神鹰打破技术封锁,实现了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碳纤维从百吨级到千吨级的规模化生产;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和规模放大,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实现了...

2024-03-25     中国化工报

吉林石化碳纤维厂“三托一”节汽有法

3月18日,吉林石化碳纤维厂技术人员对“砍”掉蒸汽采暖这一革命性举措,正在加紧进行调研论证,届时将有效节约蒸汽1500吨。负责人表示,该厂落实提质增效扭亏攻坚动各项举措,紧盯生产经营全链条,深挖潜力....

2024-03-18     石油化工速递

东丽开发出新型高强度碳纤维

​  近日,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宣布,该公司开发出新型高强度碳纤维“TORAYCAT1200”,拉伸强度达到8.0GPa,并力争到2026年前实现量产。

2024-03-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