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成都,繁花似锦,芳草茵茵。近日,家住天府新区的张先生和侯女士小两口解锁了“绿道骑行”,沿着成都绕城绿道,悠闲地环游这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城市。
“从绕城边的桂溪生态公园一路骑过去,旁边是锦城湖公园,再经过中和湿地公园……公园串联起公园,一路美景,非常舒服。”热爱骑行的张先生说。
沿公园绿道骑行城市一圈,成为如今很多成都市民热爱的健身方式。“公园城市”的打造,拓展了市民生活新天地。
在成都,公园城市的探索不仅仅是“公园+城市”“公园套公园”,而是用良好的生态融合城市空间,在一个超大城市“绣”出绿色发展“新画卷”。
4月6日,市民在成都交子公园内游玩。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今年3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绘定一个国家级示范区蓝图。如今成都,长达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正在建设——
贯穿全域的“天府绿道”串联起一个个开放的公园,山地、森林、湖泊、田园等多种景观叠加,为市民日常运动和专业户外赛事提供了优越场所;一个个新场景的植入,赋予成都的公园更多功能。
市民刘先生经常带3岁的孩子到天府新区鹿溪河湿地公园,在公园“馆里”看儿童绘本。“馆里”是四川省图书馆在此设立的分馆。
走进古朴典雅的“馆里”,最醒目的是一整面墙的书架,捧一本书坐在落地窗前,窗外浓绿相衬。馆长刘莉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馆里”开业一年来,已经吸引了5万多人前来“体验”,很多市民成为常客。
“大家喜欢这儿的清静,看书累了可以出门散散步,也可以点杯咖啡,非常舒服。好多朋友羡慕我每天享受‘慢生活的惬意’。”刘莉说。
从“馆里”出来,沿着公园里的绿道往前走几百米,是一座“川菜体验中心”,门口斑驳古朴的石碑上刻着“有云”二字。
成都锦城湖和锦城公园。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川菜体验中心”负责人杨璐告诉记者,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了解到川菜传人的故事,还能体验川菜传统制作技艺中的传统调汤技艺。“我们希望在这里向大家展示川菜的各种传统技艺。”杨璐说。
记者了解到,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致力于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共生。截至2021年底,成都现有各类公园1305个,其中社区公园464个、小游园(微绿地)478个。
连绵有序的公园正重塑成都的生态空间格局,所引入的生活消费新场景,让市民从中享受生活、享受服务,推动了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目前,成都已经打造龙马湖公园、府河摄影公园、泥巴沱森林公园等“网红打卡点”50个,升级了人民公园“鹤鸣茶社”、新华公园“城市记忆”等生活消费新场景200余个,惠及广大市民。
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去年底,占地3700亩的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在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建成。新园区到处是公园,是开放式的组团格局,没有围墙,各个科研院所之间可以自由“串门”、交流;还可以为周边创新型企业开放研究所,实现大型科研设备和科研数据共享,形成相互支撑。
“整个新园区就像一个大公园,走出实验室,就来到公园里,惬意又舒心。”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王嘉图说。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10个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党支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常态推进,筑牢思想....
当前,在国际经贸格局与产业分工体系重塑背景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