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开区:向海图强 开创产业发展新赛道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国家级经开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向海图强的脚步从未停止。2024年,珠海经开区从体制机制上着力突破化工园区建设禁锢,依托亿吨深水良港高栏港、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等重要平台,不断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开创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新赛道,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32.11亿元,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创造出全市近1/4的工业总产值。

优化机制 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珠海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侯文涛表示,去年2月,珠海经开区管理范围、体制机制进一步调整优化,恢复独立运作并被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管委会+公司”架构运营,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自恢复独立运作以来,珠海经开区立足新定位、新资源,积极锚定绿色化工、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等方向,编织产业发展图谱,精准发力强链补链,以珠海约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珠海约25%的工业产值,进一步凸显了其作为全市工业“压舱石”和增长“新引擎”的重要作用。2024年该区成功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5强、中国化工园区30强,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绿色化工领域,珠海经开区依托国家级化工园区载体优势,积极发挥英力士精对苯二甲酸(PTA)等关键原料的牵引拉动作用,着力打造“PTA—聚酯—涤纶丝/塑料薄膜”产业链供应链。以长兴材料工业、万华化学为龙头的丙烯酸树脂、聚氨酯等合成树脂产品已形成规模效应,有效带动涂料、胶黏剂、环氧树脂等下游环节发展。

截至目前,珠海经开区已拥有“四上企业”267家,其中规上企业171家,汇聚中海油深海公司、粤裕丰钢铁、英力士化工3家“百亿级”企业,瀚海公司、三一海工、华润化学3家“50亿级”企业,谦信新材料、万华化学等28家“10亿级”企业,以及恩捷新材料等“独角兽”企业和金发生物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集聚效应和先发优势日益凸显。

强链补链 打造电子化学品产业高地

“在‘双碳’目标和相关政策支持下,化工行业逐步进入转型关键期,电子化学品等多个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珠海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邓剑虹指出,珠海经开区围绕大亚湾应用市场,依托基石科技、容大感光、宏昌电子等链主企业,发挥现有PCB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精细化工产业基础,瞄准半导体、平板显示及新兴5G产业等方向强链补链,以高纯度、高精度、高性能的稀缺性电子化学品新兴产业为重点,聚力打造极具核心竞争力的电子化学品产业新高地。

据介绍,珠海经开区首期整备1250亩产业集中用地建设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已落地高端特气配套项目、江门和创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等1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达产产值约150亿元。

为解决高端电子化学品从中试到小批量生产阶段载体需求难题,珠海经开区投资建设珠海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打造全国首个5.0产业新空间,作为珠海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起步区的首发区域。

“按照传统,建设一个化工企业往往需要6万平方米用地,但在珠海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6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可以容纳5~6个化工企业,土地利用率提升5倍以上。”邓剑虹介绍说。该基地打破围墙物理隔离的藩篱,在符合生产厂房安全距离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采用更加开放灵活的空间布局方式,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用地,实现甲、丙类厂房仓库并存,提升土地利用率。

区港联动 架起对外开放快车道

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是国家级经开区与生俱来的使命。作为珠江口西岸首个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经开区坚持“依港而存、区港联动、以产兴港、向海图强”,建有高栏港、综合保税区两大重要平台,同时依托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等交通干线,架起对外开放快车道,为化工产业拓展市场提供了独特优势。

珠海高栏港海风轻拂,中海油高栏终端巨型管道与蓝天碧海相映生辉。据邓剑虹介绍,高栏港拥有珠三角最大吨位石化码头泊位,是国家“北煤南运”和液化天然气的重要卸船港,现有港口企业34家。在这里,国家能源集团投资45.34亿元建设珠海港煤炭储运中心;中海油投资超千亿元建设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项目、珠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等。

作为开放型经济新窗口和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重要节点,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2024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亿元,增长超40倍;签约项目25个,预计达产后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2亿元。

“区港联动”,高栏港与综保区的平台叠加,知识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在这里融合发展、互促互进,释放出“1+1>2”的强大能量。

西江入海口,黄茅海之滨。奋进新征程,珠海经开区正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加快速度打造联结湾区、辐射粤西、链接全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关推荐

河南襄城加速“绿变”绘新图

7月28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位于许昌市襄城县先进制造产业园的河南首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荣获“河南省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这也是襄城县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绿色低...

2025-08-04     中国化工报

东营港经开区:化工智造高地加速崛起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名单,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再添佳绩——区内5家化工龙头企业凭借卓越的智能化建设成果成功入选。

2025-08-04     中国化工报

四川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公布

7月21日,四川省经信厅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5年度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攀枝花西区经济开发区、四川金堂经济开发区4家园区入选首批试点,...

2025-08-04     中国化工报

天津经开区举办具身智能产业对接会

为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协作,7月23日,天津经开区和高工咨询在无锡共同举办京津冀、长三角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对接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与天津经开区就产业发展、场景应用、合作模式等方面展...

2025-08-04     中国化工报

长兴岛经开区、辽河油田达成投资合作意向

7月30日,大连长兴岛经开区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举行洽谈会。双方围绕大连石油交易所项目与新能源项目交流磋商,并达成投资合作意向。

2025-08-04     中国化工报

浙江公布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化工园区

7月21日,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浙江省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化工园区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共有4家化工园区入选,分别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集聚区、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化工园区、...

2025-08-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