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我国复合肥产品升级路径与展望

编者按:8月29-31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联合多家单位主办的“2023全国复合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于在山东临沂成功举行。会议围绕我国复合肥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展开研讨交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副站长袁亮应邀到会,并与来自行业的30余位专家做专题报告。

  我国复合肥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特别是国发[1998]39号文《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发布之后,复合肥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年产量达5600万吨。我国复合肥产业经历了从单质到复合化、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通用型到专用化、专用化到高效化功能化四个发展阶段,生产工艺从挤压法、团粒法发展到料浆法、高塔法等,单套设备年产能从5000吨提高到72万吨。

微信图片_20230906092756.png

  复合肥配方与区域作物-土壤-气候相匹配,发展作物专用复合肥料是实现养分协同增效、区域精准配肥、提高科学施肥技术水平的战略途径。我国复合肥料产品和产业技术升级路线图是①氮磷钾专用配方→②大中微量元素协同配比→③养分形态科学配伍→④区域作物专用载体增效,实现复合肥从提供营养到改善营养的转变。特别是开发与不同区域“土壤-作物-气候”应用场景匹配的专用型增效载体,将专用型增效载体与作物专用配方有机结合,使我国复合肥肥料利用率从45%提高至60%以上。

  未来二十年,资本、资源、技术、成本、效果、服务这六大竞争将决定复合肥企业发展。技术趋势是以绿色增产为目标,通过多途径调控、多学科交叉、多策略集成,实现增效材料绿色化、产品功能多元化、肥料生产一体化,并未来满足农业生产对复合肥多样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增值复合肥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未来十年,专用化、高效化、增值型复合肥料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占复合肥总量的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应用5亿亩,作物增产200亿公斤,推动我国复合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化肥“减施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德州实验站副站长袁亮


相关推荐

微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反式乌头酸绿色生产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食品安全的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传统生产方式中,反式乌头酸主要从植物中提取,含量低,分离纯化成本高;而...

2025-07-02     中化新网

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发布

6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发布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春明教授启动了发布仪式,张霖宙教授代表研发团队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史权教授介绍并回顾了平台30年来基础...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中石大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30周年

6月27日,由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的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三十周年交流暨石油分子工程前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了超过30个单位的200多名代表参加,共同回顾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发...

2025-07-01     化工新闻纵览

磁能消白:开辟黄磷尾气超洁净净化新路径

中化新网讯6月25日-27日,2025中国磷化工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磷系新能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和首届磷产业数智化技术装备展示展览交流会同步在湖北宜昌召开。山东保蓝环保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全宏在会上详细....

2025-07-01     中化新网

井冈山大学与江西省永新县深化产学研合作

中化新网讯6月26日,井冈山大学携手永新县人民政府在省级工业园区——江西永新工业园区召开产学研交流会,旨在全面深化落实《永新县人民政府与井冈山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此次交流,着力推动校地资源实....

2025-07-01     中化新网

山东颗粒学会助力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领域协同创新基地产学研深度合作启动

6月28日,由济南大学、中共济南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山东颗粒学会、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管委会、天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桥区科学技术协会、天桥区科学技术局主办的创...

2025-06-30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