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对2018年两会智能制造相关提案建议的答复摘选

  从“制造”到“智造”,那些让人关心的事

  编者按 2018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就智能制造的发展及两化融合提出了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陆续作出了详细答复(部分答复经商其他部门),内容翔实,切中肯綮。正值2019年两会,编辑部特将工信部已公开的答复作了整理,拣选部分与行业相关的内容进行刊发,以飨读者。

  推动智能制造顶层设计

  相关建议

  ●关于从国家层面强化对推动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的建议(人大第7696号建议,钱加艳代表)

  相关答复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任务重要而紧迫,发展智能制造,是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

      关于推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架构。2016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工程院、中国机械联合会等部门和单位,成立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专家组和协调推进组,指导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工作,快速有序推进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制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协调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技术归口,并于2015年12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培训和宣贯。

  二是持续推进标准制修订。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积极组织各有关标准化专业机构开展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工作。截至目前,共下达智能制造国家标准计划项目81项,批准发布国家标准70项,同时还有100余项标准正在履行申报程序。

  三是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合作。在中德、中美、中法、中日韩等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在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中,中德两国专家就智能制造/工业4.0参考模型互认、信息安全、工业网络与边缘计算、应用案例、功能安全、预测性维护等议题达成多项重要共识,并形成《中国智能制造系统架构(IMSA)与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模型(RAMI4.0)互认研究报告》《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预测性维护标准化路线图》《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互认报告》等6项研究成果。

  下一步,将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和立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输出我国的智能制造标准化研究成果,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关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和攻关

  一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有效推动了国产短板装备、工业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实现突破和创新应用。在智能装备方面,近三年已集成应用4700余台(套)关键技术装备,申请专利1300余项。在工业软件开发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发出1700多套工业软件,涵盖设计仿真、工业控制、数据管理等内容。二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一揽子行动,将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等作为支持重点,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启动机器人关键部件等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推动核心零部件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步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我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

      关于培育技术服务平台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

  一是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2016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进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研究,并开展产融、产需和企业诊断服务等一系列活动。2017年,工信部发布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经过近两年的培育,国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约500余家,其中,主营收入10亿元以上的超过20家。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制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进一步提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加快示范项目经验推广,强化供应商协作交流,引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做大做强。

  二是着手推进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建设。在开展智能制造专项项目过程中,要求以联合体的方式承担相关项目,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装备制造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共同开展项目实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在智能制造专项实施过程中要求搭建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并形成行业服务平台,对标准进行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截至目前,初步建成了100个左右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有力支撑了技术和应用标准的研制和推广。同时,工信部正在研究起草《关于推动实施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指导意见》,围绕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服务、设备、资金等需求的对接,逐步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形成支撑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门槛和成本,为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推动区域、行业智能制造发展。

       支持地方智造产业发展

  相关建议

  ●关于全面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能力的建议(人大第6023号建议,田立坤代表)

  ●关于搭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议(人大第5509号建议,陈鸣波代表)

  ●关于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给予格力·邯郸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项目支持的建议(人大第7497号建议,王树华等11名代表)

  ●关于支持宁夏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建议(人大第2982号建议,许宁代表)

  ●关于支持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人大第2621号建议,孟海等3名代表)

  ●关于支持重庆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的建议(人大第1326号建议,朱明跃代表)

      相关答复

  东北

  加强政策设立和引导,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自2015年以来,我部支持了30余项东北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引导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发展改革委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评选中,对东北地区给予加分支持。我部将落实好财税、“双创”建设、技术改造等方面政策,引导东北老工业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制造研发能力,科技部在东北地区建设了2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涵盖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与空间遥感、能源、交通等领域。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在现有工程中心的基础上,吸收纳入更多技术研发内容,推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培育专业人才队伍。2018年4月,教育部配合发展改革委开展辽宁省沈阳市等首批15个试点城市的评估工作,持续推进包括东北大学在内的37所高校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和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26所高校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培养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端制造业人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将继续大力培养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中高端制造业人才,努力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制造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长三角地区

  深化部省合作,加快平台落地推广。与上海市共同推进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启动上海松江区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与浙江省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发展建设;与广东省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资源池、珠三角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区、互联网创业创新高地。积极推进与江苏、湖北部省合作,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地方落地应用,带动地方转型升级。指导联盟工作,建设国家地方企业联盟多级联动工作体系。

  河北

  201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共遴选206个试点示范项目。其中,河北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钛酸锂电池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的钛酸锂材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入选了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我们鼓励格力·邯郸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相关项目单位对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积极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

  宁夏

  我们赞同关于支持宁夏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设立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夯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的建议。近年来,组织开展2017年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遴选了116个试点示范项目。吴钟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3家宁夏企业入选。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贯标推广,出台3项国家标准,立项3项国际标准,引导近9000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0万多家企业开展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其中宁夏企业900多家。我们将会同宁夏等地方合力推进上述工作,同时鼓励宁夏等西部地区积极申报工业互联网平台等试点示范项目。

  青海

  目前,包括青海在内的西部地区对建设发展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积极性较高,不少地区已建成了一些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但利用率总体不高,均希望承接国家政务信息、应急灾备等方面的数据。对于国家级政府数据的存储、灾备以及应用管理等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统筹规划、整体布局。目前,发展改革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建设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加快推进构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我部将配合发展改革委等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指导青海省在体系中找准定位,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支持青海科学评估和有效对接全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需求,提高基础保障能力,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有效提升业务承接能力,并积极引导有意愿的单位、企业等与青海省加强合作对接,助力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重庆

  目前从国家层面尚未明确出台推进建设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政策文件。重庆市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率先在两江新区成立“数字经济产业园”,以数据中心为载体,通信技术、软件服务、互联网等产业集聚发展为基础,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对促进重庆市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部分产业园区、基地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乱象,如何在全国科学布局、合理推进数字经济类产业园区建设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下一步,我部将密切关注重庆市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成效,及时总结提炼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实践经验,力争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样板。

提升我国解决方案竞争力

  相关建议

  ●关于提升国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的建议(人大第3931号建议,胡明春代表)

  ●关于支持湖南株洲长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建议(人大第5166号建议,周清和等12位代表)

  相关答复

  关于制定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6年8月,我部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工程院及中国机械联合会等单位,成立了智能制造标准总体组、协调推进组、专家组,指导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我部联合国家标准委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并积极组织各有关标准化专业机构开展智能制造标准研究和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共下达81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批准发布了70项国家标准,同时还有100余项正在履行申报程序,还将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和立项,持续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关于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近年来,我部持续加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有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约500余家,其中,主营收入10亿元以上的超过20家。2017年,我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遴选工作,发布《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未来还将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从专业技术服务要求、监督管理等方面,着手研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供应商服务流程,保障服务质量。

  关于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构建行业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2015年以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实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工作,创新工作方式,要求以联合体的方式承担相关项目,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装备制造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共同开展项目实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搭建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对标准进行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并为行业服务。截至目前,初步建成了100个左右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有力支撑了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和推广。此外,我部着力构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支撑平台,实现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制造资源共享,促进了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下一步,我部将支持领军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咨询、研发设计、人才培训等方面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门槛和成本,推动区域、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构建行业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关于鼓励企业优先选用国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通过带动装备企业、工业自动化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用户企业等加速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为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主要行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咨询、软件集成、硬件集成等服务,促进了我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提升。发展改革委支持国内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制造业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中心,承担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制定、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国际合作等任务。

  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

  相关建议

  ●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传统行业转型、发挥中央企业主力军作用、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的提案(政协第0074号(工交邮电类)提案,张云勇委员)

  ●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提案(政协第1417号(工交邮电类082号)提案,邓日燊委员)

  ●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人大第2920号建议,马化腾代表)

  ●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建议(人大第4941号建议)

  ●关于创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大数据创新体系的建议(人大第6886号建议,张桂平代表)

  ●关于以数字化变革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人大第1310号建议,张天任代表)

  ●关于加速推进百万中小企业上云的建议(人大第1272号建议)

  ●关于推动企业上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人大第4058号建议,王连春等2名代表)

  ●关于加快建设基于大规模定制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的建议(人大第5861号建议,周云杰代表)

  相关答复

  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通过培育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是出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百万工业企业上云等工程实施。二是推进平台建设,指导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床建设,推动建设一批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和企业级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建立健全标准、监测、安全、质量体系,完善公共支撑服务,强化标准引领。国资委积极推动和指导有条件的优势企业搭建平台,强化协同合作,组织优势企业,搭建网络安全、云计算、北斗等合作平台,推动企业信息化协同发展。

  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加快促进平台体系建设。一是推动一批高耗能、高风险隐患、高通用性、高价值的工业设备上云,开发状态监测、预测预警、性能优化和能力交易等服务,打造新型制造业生态。二是建设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三类工业APP,支持建设面向跨行业跨领域、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环境和一批特定工业场景测试床。三是指导编制《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口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管理接口要求》等团体标准,组织制订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应用、测试等系列指南。

  国资委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一是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云大物等创新业务领域优势,支持优势中央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二是坚持“建平台”与“用平台”双轮驱动,积极推动制造类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

  关于大数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技术攻关,深化大数据应用。一是加强大数据产品链研发。二是推动工业大数据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国家大数据战略的牵引下,深化工业大数据应用,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一,工业大数据数据采集基础不断夯实,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8.4%。第二,工业大数据应用成效正在显现,聚焦钢铁、石化、轻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行业,推动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应用。第三,工业大数据产业生态初步建立,围绕工业大数据采集、建模、分析、应用的产学研用体系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上下游企业互动、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的格局初步建立。第四,大力培育工业数字经济,发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区按照程序申报相关领域国家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并将指导有关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发展水平。我们将继续组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申报工作,以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建设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产业应用示范区,推动区域内企业上云步伐。同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立足实际,统筹布局,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加快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和各行业的融合创新。

  关于推动企业上云

  工信部聚焦产业云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有关企业打造两类平台:一是推动航天云网、智能云科等企业建设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交易云平台,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认证、物流配送等资源和服务的高效对接。如航天云网等工业云平台助力企业降低研发成本50%,提高生产效率40%以上;二是推动中国商飞、青岛海尔等企业基于平台开展协同设计、协同制造、供应链协同等产业协作,建设产业链协同云平台,促进全价值链创新,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

  加速推进百万中小企业上云,对于降低中小企业创业创新门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推动地方政府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财政部积极推动政府购买云计算服务有关工作,制定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不含国家秘密、面向社会主体提供服务的政务信息系统,原则上应当采用云计算模式进行建设,进一步强化云计算服务在政府部门的实际应用。此外,统一部分技术、服务等标准,将采购人普遍使用的公有云服务纳入中央预算单位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加大云计算服务政府采购力度。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鼓励引导采购人转变理念、创新模式,不断扩大云计算应用范围。工信部将指导广东、山东、湖南等地围绕中小企业上云出台细化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企业上云积极性。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百万工业企业上云工程,指导地方制订更加细化的中小企业上云补贴政策,力争到2020年实现30万家工业企业上云。

  关于工业网络安全

  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一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的顶层设计。研究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计划,从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机制、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网络安全相关标准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二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手段建设。指导专业技术机构建设安全技术手段、建立安全实验室,推动形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能力。三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查及威胁监测工作。了解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等安全情况,掌握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发现主要风险隐患,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能力。四是指导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指导联盟协会、机构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政策宣贯、技术交流、学术探讨、攻防大赛等活动。

  下一步,一是将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安全指导性文件,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手段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管理和保障能力。三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查评估工作,督促企业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四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


相关推荐

工信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

2024-04-19     中化新网

工信部: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中化新网讯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动制造业绿...

2024-04-19     中化新网

工信部:一季度全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中化新网讯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会上表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总体实...

2024-04-19     中化新网

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4月1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委新闻发言人袁达表示,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重点领域指标走势向好。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金融助力石化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推动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2024-04-19     中国化工报

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启动

4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同时启动。根据通知,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核推荐....

2024-04-18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