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秋日的大理,天高气爽,云淡风轻,苍山翠绿欲滴,洱海清澈如镜,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就坐落在“母亲湖”洱海边,村内道路整洁,溪水环流,绿树成荫。阳光洒在村边金灿灿的稻田里,几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往穿梭,覆盖不到的角落,村民们便弯着腰一步一镰,确保稻谷应收尽收。

  村民何利成娴熟地挥动镰刀,身后留下一行整齐的稻茬。“别看都是种水稻,现在的方法跟过去不同。”这位从小在洱海边长大的白族汉子给记者讲起种田的门道,“我家的田没施一点儿化肥,用的都是有机肥。保护‘母亲湖’,咱也出了一份力!”

1129049481_16647957039751n.jpg

这是苍山及田野景观(无人机照片,2022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只用有机肥,不用化肥,会不会影响水稻产量?”

  记者的疑问,引来田间地头一阵笑声。何利成停住手里的镰刀,笑呵呵地说:“施有机肥,不但稻谷产量不降,每亩能打出450公斤左右的大米,而且对洱海的污染也减轻了。”

  “取得有机认证的大米一公斤能卖20多元,价格是以前的几倍。”村民杨月圆直起腰补充道。

  在洱海边,有许多像古生村一样的传统农业村落。村民们前些年多使用化肥种粮、种菜,大水大肥的种植模式产生大量富含氮、磷的农田尾水,顺着沟沟渠渠流入洱海,给“母亲湖”造成污染。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古生村考察时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为削减农田中氮、磷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入湖,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洱海流域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村民黑永乔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种田用的有机肥,都是周边村庄的牛粪‘变’来的。”

  古生村往西不足2公里的南庄村,水泥路干净整洁,两侧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

  “以前村子可没这么干净,房屋旁、河边、路边都是乱堆乱放的牛粪,臭气熏天。遇上下雨,雨水还会把牛粪冲进洱海。”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冲说,洱海流域有养奶牛的传统,养殖规模最高时超十万头,奶牛养殖产生的粪便也曾是洱海的污染源之一。

  下午1点多,村里的养牛户段桥润正在牛棚里清理牛粪,铲出来的牛粪陆续被装进农用车车斗。“我家养了11头奶牛,每天早中晚各打扫一次,装满一车就送去收集站。”瞧出记者的好奇,段桥润说,“你们跟着我去看看吧。”

1129049481_16647957039731n.jpg

  这是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景(2022年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公里外,在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湾桥收集站,排队卖牛粪的养牛户还真不少。过秤、确认、登记完后,段桥润算了算说:“一吨牛粪80元,一个月光卖牛粪就能挣差不多1000元。”

  “牛粪可是好东西,收集站对牛粪进行简单的除臭和干燥处理,再送到工厂加工成有机肥,变成了肥料,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收集站负责人杨松雄说。

  农户有实惠,企业获原料,洱海得治理。“只有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洱海水才会更清,企业发展才能长远。”顺丰洱海环保公司董事长钟顺和说,公司已在洱海流域建起25座有机废弃物收集站,这几年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每年可收集处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各类废弃物195万吨,减轻入湖总氮、总磷负荷。

  在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度开发建设治理等系列措施推动下,洱海流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洱海水质呈现向好趋势。2020年、2021年,洱海水质评价结果连续两年为“优”;今年1至6月,洱海全湖透明度均值约2.7米,为近十年最好水平。

  如今,全长129公里的环洱海生态廊道已全线贯通,湿地、森林、传统村落如一颗颗宝石般散布在这条生态廊道上,成为大理新的网红打卡点。

  “苍山下,洱海边,村民种的油菜花、水稻也成了景点。”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开心地说,“村里人都期盼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相信肯定会有更多让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的好政策。”

  不止苍山洱海,一幅令人欣喜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景正在云岭大地徐徐铺展。

  2021年,翻山越河、一路逛吃的野生亚洲象“短鼻家族”在国内外迅速走红,成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案例。除亚洲象外,云南滇金丝猴数量已增至3800只左右,绿孔雀、白眉长臂猿等旗舰物种也实现稳定增长。

  目前,云南各族人民不断铸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相关推荐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部实现进驻

28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到当日下午,第三轮第四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将分别对山西、内蒙古、山东、陕西、宁夏5省(区)开展督察,统筹开展黄河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同时对中国华能集团...

2025-05-29     中化新网

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落幕

5月28日,由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民政局、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等单位指导、天津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中心主办的“协同赋能链动全球”京津冀企业“出海”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论坛在天津经开区成功举办。据介绍,天...

2025-05-2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前瞻布局 创绿色低碳产业版图

中新天津生态城坚持前瞻布局创绿色低碳产业版图

2025-05-29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2025-05-28     中化新网

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44.07%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2025-05-28     新华网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05-28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