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雾霾重重”到“蓝天常在”

  “2021年,北京市优良天数达到288天,较2013年增加了112天。其中,2021年的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较2013年增加了73天,北京的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发布的这组数据宣告了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从“雾霾重重”到“蓝天常在”的里程碑式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纯净的蓝天是北京冬奥最美的底色”。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蓝天下,运动健儿们凌空翻转的身姿见证了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而在10年前,北京雾霾的图片还屡屡霸屏。奥运观光塔、央视大楼、北京西站这些在重重迷雾中若隐若现的地标建筑,戴着防雾霾呼吸器的行人在路上行色匆匆,超市里空气净化器的火爆热销,以及频频发布的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都在发出警示:大气污染危害严重,空气治理刻不容缓。

  并不仅只是北京,那时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雾霾多发,蓝天难觅,大气污染成了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他强调:治理大气污染,不能光“等风来”,要聚焦问题抓要害、找准病根开药方。环境问题,说到底,根子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上。总书记的话为大气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

  2013年,我国出台“大气十条”五年行动计划,全面打响以治理雾霾为主的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接续推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一场与PM2.5的决战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展开。

  石油和化工行业更是闻令而动,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向大气污染宣战。

  加快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一大批高污染装置有序退出。

  工业炉窑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2012年,工信部在《密闭式电石炉节能技术推广实施方案》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改造约500万吨产能的内燃式电石炉。2014年修订的焦化和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又从环境保护方面对电石炉和焦化炉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后几年间,焦化和电石行业强制淘汰了一批不达标准的产能装置,炉窑超低排放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2020年以来,仅山西、河北、河南3省,就合计淘汰或关停改造107家焦化企业、232座焦炉、4886万吨焦炭产能。

  通过技术手段治理大气污染物,多种工业尾气实现综合利用。

  石化装置产生的尾气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石化科技人员分类施策,开发出针对电石炉气、焦炉煤气、炼油尾气、黄磷尾气、硫酸尾气、炭黑尾气等不同尾气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目前,电石炉气回收利用已成为电石工业最为重要的资源综合利用措施,不仅可用于烧石灰、生产蒸汽、发电、烘干兰炭,还可生产乙二醇、合成氨、二甲醚等;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甲醇、天然气等化工产品的工艺更是层出不穷……石化行业在工业尾气治理和综合利用上的不懈努力,不仅实现了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还以其为原料生产出多种化工产品,创造出不菲价值。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石化行业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以上,为改善大气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油品标准从“国三”到“国六”,石油石化企业加速快跑。

  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汽车尾气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而车用油品品质又直接影响着汽车尾气排放。在我国近年相继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中,都部署了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炼化“国家队”承担起了油品升级的重任。他们对催化裂化、烷基化、重整、调合、加氢、脱硫等油品升级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大规模应用,以优化原料、优化装置、优化组分、优化操作为主要抓手,为市场供应更清洁和高效的油品,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在石油炼化企业的努力下,从2013年至今,我国车用油品标准实现从“国三”到“国五”的“二连跳”,以及“国五”到“国六”的全面升级。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加速快跑,走完了发达国家30多年才走完的油品质量升级之路。

  时至今日,“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已全面超额完成,“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也已圆满收官,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得到较大改善。进入“十四五”,PM2.5浓度高位、臭氧污染显现等大气治理仍存短板,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石化行业更当积极投身其中,慎终如始。

相关推荐

《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公开征求意见

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就《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态势良好、行业需求旺盛,但存在中试管控要求不一致、中试成果....

2025-05-28     中化新网

我国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44.07%

第十四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44.07%,人口规模达4.4亿,为国家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劳动力基础。  ...

2025-05-28     新华网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广受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法典草案有何亮点?未来法典颁布后对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有何影响?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27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2025-05-28     新华网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现场扫描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10个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2025-05-28     新华网

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服务转作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党支部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中,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通过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协会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坚持常态推进,筑牢思想....

2025-05-27     中化新网

塑造以质取胜的竞争新标杆

  当前,在国际经贸格局与产业分工体系重塑背景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党的二十届...

2025-05-27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