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股份:支持民族钾肥工业发展

2017-08-07 10:50    来源:网络电视
  记者:刘全昌 吕海波 马彦平
  8月2日,肥料供给侧改革调研组走进我国钾肥行业的旗舰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见证“一滴卤水”的神奇蜕变,了解公司近年来推进供给侧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经验。公司高层向调研组反映,希望国家支持民族钾肥工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钾肥市场体系,更好地保障国家农业和钾肥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盐湖股份公司专职党委副书记刘玉兰介绍,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千米,各类资源储量达600多亿吨。其中氯化钾5.4亿吨、氯化镁40亿吨、氯化锂1204万吨、氯化钠555亿吨,均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15万亿元,开发潜力巨大,为盐湖股份从“一滴卤水”开始经过近60年的艰苦创业打造中国最大钾肥企业,以及近年来转向提镁、提锂等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资源条件和广阔发展空间。
  据了解,目前盐湖股份钾肥年生产能力达5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国内首位,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0%以上。除主导产品氯化钾外,公司氢氧化钾、碳酸钾、硝酸钾产量也居世界第一或第二位。正是有了盐湖股份的率先突破,中国钾肥从基本依赖进口经过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自给率超过60%。
  盐湖股份副总裁王石军反映,中国钾肥长期倚重进口,但目前国内钾肥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完全有条件形成以民族产业为主的产业和市场格局,但这还需要政策及时做出调整、加大支持。第一,要对钾肥产品的运输实行优惠政策。中国钾肥企业地处西北、远离用户,运力受限和运输成本太高始终是制约民族钾肥产业的“卡脖子”因素。二是国家要统筹控制进口钾肥的时间节奏、数量与价格,确立优先使用国产钾肥满足国内农业需求的原则,避免盲目进口和国内无序竞争。三是要统筹好国产钾肥与进口钾肥的储备,目前国家对进口储备进行补贴,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和对国产钾肥企业的打压,希望国家对国产和进口肥等比例仓储并补贴,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他同时建议,支持民族钾肥工业发展,还可以从加快标准修订、提升钾肥质量要求、减少低端无效供给,积极引导并支持科学平衡施肥、提高氮磷钾肥中钾肥的比例,积极支持中国钾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发力。
  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钾肥不同于其他的肥料产品,其独特性和重要性都要求国家将钾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而这与盐湖股份反映的做大做强民族钾肥工业也是相契合的。他同时建议盐湖股份继续在创新发展上发力,并要在基础扎实、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考虑产品的系列化和高端化发展。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针对我国钾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条建议:出口关税对行业影响很大,钾肥和三元复合肥的出口关税调整应该加快落实,以回应行业企业呼吁;针对肥企税费高的问题,应该对标国外,找出我们的短板,并想办法改进弥补;在平衡施肥方面,中国施肥配比中钾确实严重不足,“提钾”的潜力还很大,而且一举多得;在盐湖资源深加工方面,可以探索部分产品新的用途,比如熔盐在储能领域就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要坚定地“走出去”,增强中国钾肥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
  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对产业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不要“偏袒”于进口深表认同。他认为,从全球来看磷、钾资源供应其实是充足的,只要树立全球资源观,支持做好国内磷肥、钾肥产业,并“走出去”开发配置好海外磷钾资源,形成以民族磷肥钾肥工业为主导的市场格局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此外,加大创新力度,加快钾肥与复合肥等产业链的联合协作,对于民族肥料产业做大做强也大有裨益。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则从产业与媒体如何互动和双赢的角度提出了见解:在“主战场”上,行业权威媒体与企业的销售、创新、服务等核心业务都能找到结合点,双方完全可以携起手来,共进共赢;在“制高点”上,权威媒体和行业龙头企业可为互为助力,提升媒体号召力和龙头企业话语权,加快产业规范升级;在“讲好化工故事”方面,权威媒体的宣传策划能力和骨干企业演绎创业发展梦想的普遍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
  此外,工信部原材料司石化化工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的调研代表也发表了见解和建议。
  • 播放 3880
  • 0
  • 收藏
推荐视频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