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手持一个“盒子”,走到哪里数据就跟踪到哪里,后台就能实时查看数据——这是记者6月13日在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一幕。这个“盒子”,就是北斗智能终端系统。“这对于依靠人力进行测量、记录、统计的石油工人而言,以往想都不敢想。公司自从应用了北斗智能终端系统,梦想照进了现实,实现了人工查井向智能巡检的全面变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单位,大港油田将数智化转型作为“五化”转型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打造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安全等一体化管控新模式。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油气勘探领域深度融合,该公司创建了数智油藏1.0平台,全面采集和集中存储地震、钻井、录井等各专业数据。同时,统一管理、共享应用研究成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实现了油气勘探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提高了勘探效率和精度。截至目前,该公司所有油井数据实现100%入库管理,29个新油藏描述项目全部实现入库云化共享。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大港油田通过智能优化生产方案,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和成本的最低化控制;研发的油藏开发动态预警平台,可对油田、区块、油水井等核心开发指标进行在线采集、自动监测、实时分析。油井智能举升分析优化平台应用后,将传统人工经验分享转变为智能实时优化调整,实现了抽油机井工况智能诊断、产液量智能预测、举升参数智能优选。目前,大港油田已完成中小场站无人值守建设104座、大型场站少人值守建设8座,中小场站无人值守率达76%,大场站少人值守覆盖率达32%。
大港油田还建立了生产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通过对生产动态、油气储运、动力运行等运行数据的集中监控、状态预警和辅助决策,实现全过程生产运行一体化实时监控、多层级智能调度、多专业联动处置,初步形成大生产、大运行、大调度统一应用格局。
不仅如此,大港油田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安全生产智慧眼可视化智能化识别工程”,推动安全环保智能化管控水平持续提升。目前,该公司安全环保风险监督正由“单一监督”向“综合管控”转型,违章查处由“现场检查”向“智能监管”转型,危险点源由“报警应急”向“预警处置”转型。该工程投入应用以来,超前处置现场隐患17次,16个重大危险源推送数据符合率达100%。
“2025年的轮胎市场,将是技术、成本、生态与服务的终极较量,在这场变革中,唯有兼具规模化降本能力、创新技术储备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当被问及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高级...
站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垦东12平台上,高级工程师韩永刚轻轻动了几下手指,脚下3000米处的油藏三维模型就出现在平板电脑上。
5月9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以“从DeepSeek+机器人到具身智能”为主题的未来产业推介会举行。
近日,谷歌与陶氏化学宣布达成一项开创性合作,旨在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破解薄膜和软包装塑料回收的技术瓶颈。这一合作预计每年可助力处理7万吨当前几乎无法回收的塑料废弃物。
近日,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塑机)和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就机械装备前装、全球制造基地数字化建设等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12日,从寰球六建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承建的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乙烯装置数字化管道预制已经累计完成16.7万余英寸,突破单日预制焊接量3000英寸以上,为项目顺利推进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