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外卖餐盒用完后到哪里去了,会不会造成污染?12月6日,一款由再生餐盒料制备的低碳丙纶面料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发布,以其制成的速干T恤也进行了展示,为外卖餐盒提供了一个环保、高值的回收利用途径。
据介绍,在美团青山科技基金的支持下,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创造性地把废旧餐盒通过加工改性制成超细旦丙纶纤维,并做成具备快干功能的面料和T恤。“当我们考虑外卖餐盒的出路时,联想到20多年前,废旧饮料瓶可做成再生涤纶面料。于是我们就想,用聚丙烯做的餐盒,回收之后是不是也可以做成再生丙纶面料?”项目负责人、先进低维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台研究员李斌介绍说,验证结果显示,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存在一些挑战。经过多方努力,研发团队最终解决了再生餐盒料除杂、去味、纺丝以及面料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成功打通了“再生餐盒—切片—造粒—拉丝—织布—衣服”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从外卖餐盒到快干T恤的循环利用。
“在给予再生餐盒料新生命的同时,这个项目也为纺织面料行业提供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管理体系副总裁方为民说,第三方碳核算结果显示,与原生材料相比,用再生餐盒料制备的丙纶面料减碳量可达73%,有望成为与再生涤纶并驾齐驱的可持续纺织面料,受到设计师和品牌商的青睐。
“希望再生丙纶的成功推广能够带动餐盒的高附加值利用。”东华大学副校长赵震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交叉创新点,科研人员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为行业提供了创新思路、创新方案以及创新产品。
据统计,我国每年使用的外卖餐盒已经超过100万吨,目前回收后的应用领域一般较为低端。提升餐盒回收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其回收比例。
发布会由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团青山科技基金联合举办。来自外卖平台、塑料回收企业、面料加工企业、设计师以及材料科学家们,一起见证了成果的发布。
7月15日,历时1个月,安庆石化水务部污水处理区域成功处置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开工期间的异常切水、气化装置药洗水及酸洗钝化液共计600吨。
近日,中国化学东华公司蓝鸽志愿服务队在中国化学环保研究院举办了“绿研同行智护家园”活动,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环保科普研学实践。
“葛主任,工业水综合治理工程投用以来,效果超乎预期,您看这些指标远远低于设计指标!”7月4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公用工程车间水务工程师文翰攥着刚打印出的化验数据兴奋地说。 在川东北...
近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成功入选抚顺市首批“绿色工厂”名单。作为世界最大的石蜡生产和出口基地,这家企业以技术创新为锚,深挖节能减排潜力,探索出传统石化企业绿色发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