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海盐经济开发区2024年的时间卷轴,一幅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画卷跃然眼前。
这里,彰显着蓬勃的奋进实力: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85.56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与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跨越100亿元大关。
链群发力 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
海盐经济开发区新材料及化工园区是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产业链的重要协作区,也是环杭州湾特色新型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区。目前,该园区已然成为海盐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之一,辖区内企业近50家。位于该园区的浙江恒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产20万吨高端界面剂项目是海盐经济开发区与投资方桐昆集团的二次结缘,将为当地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个园区产业集聚度高、配套设施完善,二期项目落地于此,未来投产后还可借助园区新建的公共管廊,实现部分原辅料互供,既能保障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又能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浙江恒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成说。
在规划占地6885亩的海盐经济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一条数字经济产业带正在加速崛起。2024年,该园区获评浙江省首批示范性数字经济产业园,是嘉兴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海盐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他们将重点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已有产业基础,积极谋划储备重大项目,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数字经济精深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
抢时加速 项目支撑塑强新优势
二月的寒风依旧料峭,走进园区,扑面而来的是与寒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澎湃发展热度。
在海盐德业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厂区道路和室外管线的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部分厂房抓紧进行内部装修。该项目入选2023年度、2024年度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名单,为了确保这一重点项目能够早开工、早投产,海盐经济开发区建立“领导挂帅”制度,密切跟进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梳理并高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当地政府的服务高效又周到,让我们对在海盐增资扩产充满了信心。”海盐德业新能源项目部负责人罗树说。
你追我赶上项目、争分夺秒抢进度,已成为海盐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去年,经开区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竣工11个、投运10个;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5.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40.3亿元;纳入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个、省重大外资项目3个、省服务业重大项目1个、市服务业“百项千亿”工程项目1个。
厚植沃土 营商环境释放新活力
在海盐经济开发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纷至沓来、签约入驻,也让外商们坚定了持续追加投资的决心,开启一轮又一轮的合作热潮。
“去年,海盐首个工业园区立体停车库、首条工业数字化物料输送公共管廊交付投运,道默定制标准厂房竣工投产,高标准厂房(二期)主体完工,德业配套桥梁建成通车。”谈及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情况,海盐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优化政务服务,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去年海盐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同城同权”改革,将政务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辖区便民服务中心在嘉兴市率先开展外资企业、股份公司经营主体登记业务办理,全年累计完成项目备案210件,办结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备案等审批事项536件,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办事时间的大幅缩短、办事流程的极大简化,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从口号变为了实实在在的体验。
在位于盘锦市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辽滨经开区)的辽宁盘锦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内,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正盯着仪器表盘上的数据变化,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近日,为深入落实“助企行动”,乌达高新区率先在园区内企业服务大厅设置了全市首家电力服务站,把“网格化+零距离”电力服务主动“搬到”企业门口,以“满格电”助力企业生产。
4月17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牵头举行“政企服务直通车”活动,杭州湾综管办、发改局、经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现场回应企业诉求,破解发展堵点。
为切实提升工业区安全管理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教育,4月18日,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举办第5期“强本领促发展”干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