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主要的清洁车用油品生产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汽柴油年产能占该省总量的2/3左右。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在延长炼化公司采访时获悉,该公司通过装置改造和新项目建设两手抓,去年提前2个月将国Ⅵ柴油和国ⅥA汽油投放市场,确保了陕西油品质量升级比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提早了1个多月,为治污降霾作出了贡献。截至2019年2月21日,该公司国ⅥA汽油产量194万吨、国Ⅵ柴油产量198万吨,累计生产392万吨。
“国ⅥA标准与国Ⅴ标准汽油相比,硫含量一样,但烯烃、芳烃、苯等指标更加严格,对传统炼油企业的常压催化重整装置来说技术难度较大,改造涉及面较广。”延长炼化公司总工程师张浩文告诉记者,该公司所属的4个炼厂早在2014年10月就提早完成生产国Ⅴ标准油品并投放市场,并为升级国ⅥA油品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着手技术改造。
该公司拥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740万吨/年,但由于历史原因,其所属的延安炼油厂、永坪炼油厂、榆林炼油厂和延安石化厂,工厂分布距离较远,装置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据延长炼化公司科技部部长田金光介绍,延安炼油厂汽油烯烃含量较高;永坪炼油厂生产装置存在催化大、重整小的结构不平衡,重整装置没有苯抽提单元,汽油辛烷值富余较多,苯含量较高;榆林炼油厂则受催化汽油量少、重整汽油量大、物料不平衡的限制。为此,该公司制定了不同的改造方案,主要围绕降低烯烃、芳烃、苯等指标,采用MIP工艺改造催裂化装置并改进催化剂配方。
“MIP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降烯烃技术,通过两次反应达到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提高异构烷烃比例的目的。”田金光说,改造最早从永坪炼油厂开始,到2017年,3个炼厂全部完工。其中,延炼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2017年5月改造完成开车后,汽油辛烷值为RON90左右,烯烃平均含量由以前的45%降低至26.6%~35%,为生产国ⅥA标准汽油奠定基础。该公司同时优化编制国Ⅵ标准汽油转产方案,平衡各个炼厂的物料和产品结构。比如,榆炼的油品抽出二甲苯降低芳烃后,成为永炼的汽油添加剂。
相比柴油,汽油达到国Ⅵ标准的难度较大。由于烷基化油及MTBE不含烯烃和芳烃,且辛烷值较高,将两者调和至汽油中成为炼油企业实现达标的通用做法。延长炼化根据各炼厂生产汽油的辛烷值不同,经过大量反复调和试验,找到添加烷基化油和MTBE的最佳比例,探索优化装置操作,寻找辛烷值和烯烃的平衡点,确保汽油各项指标达到国ⅥA标准。
据介绍,2018年9月,延长炼化开始试生产国ⅥA标准汽油, 10月底将储罐、管道、库区等系统彻底置换完成。该公司交口区域炼厂于去年10月1日起,将国ⅥA汽油正式投放市场。至此,该公司所属炼厂生产的汽油全部达到国ⅥA标准。在调和阶段,该公司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心调和,质监部门增加产品检测频次,发现指标异常随时调整。
由于年自产MTBE仅10多万吨,需外购烷基化油和部分MTBE,自建烷基化装置早日投产成为延长炼化的目标。2018年12月31日,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该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2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全流程打通,实现一次试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
作为延长石油集团油品升级的“生命工程”,轻烃综合利用项目主要包括2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30万吨/年丙烷/异丁烷混合脱氢装置、25万吨/年MTBE装置及公用工程,2018年10月底中交。其中的烷基化装置直接关系到国Ⅵ标准汽油产品质量升级。
“该项目的混合脱氢和MTBE装置也即将投产,达产后我们将不再外购烷基化油和MTBE。”张浩文对记者说。
中国石化13日宣布,旗下中原油田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垂深超过5300米,试产获高产工业气流,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深层高含硫气田,已高效开发20年。为实现长....
今年以来,延长石油集团主动应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能源产品价格下行等挑战,全力以赴提产量、扩投资、促销售、保供应,各项任务超额完成,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一季度,集团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和上缴税费同比分别增...
3月3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这是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大型整装油田,展示出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
3月24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
3月1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和文昌19-1油田二期项目已投产。曹妃甸6-4油田是中国海油在渤海西部发现的首个规模砂砾岩油田。2021年投产至今,该油田仅凭CEPA....
2月25日,壳牌发布的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称,到2040年,主要受亚洲经济增长、重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减碳以及人工智能相关影响的推动,全球对LNG的需求预计将增长约60%。根据目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