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被青海省政府列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号工程的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目前已进入了紧张的试车前准备阶段。按计划,这项总投资38亿元的盐湖化工项目将于8月底开始投料试车。以这一工程为开端,柴达木资源开发愈引起世人注目,同时也向外界传出这样一个信号,化工产业将支撑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建设。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种39个,其中以钾、钠、镁、锂、硼等化学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其他资源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和有色金属等,整个盆地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17万亿元,占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93%左右,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的16%左右。近年来,随着世界资源性产品的紧缺,柴达木盆地涌现出了盐湖集团、格尔木炼油厂、中信国安、西部矿业、庆华集团、青海碱业、瀚海集团等一大批矿产资源类大中型企业,且绝大多数为开发生产石油、天然气和钾肥、氢氧化镁、焦炭、纯碱等化工产品的石油、石化和化工企业。
柴达木盆地还具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资源融合性较强的优势,形成的产业也就具备上下游关联度高的特点。首先是国内最大的钾肥供应商盐湖集团,以其自产的氯化钾深加工为发端,就近引入天然气资源,延伸了油气―盐化工产业,在国内外首次实现盐湖资源与天然气资源的结合。此次开建的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未来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盐化工基地。其次是其他企业在柴达木木盆地投资建设的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等项目,由此形成了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区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和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等四大功能工业园区,化工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柴达木盆地于2005年10月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成为我国13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中最大的一个,试验区辖区面积超过25万平方千米。目前,一批突出循环经济理念的化工产业项目陆续落户柴达木盆地。总投资近300亿元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将分三期实施,该项目以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引擎,规划建设世界级规模的金属镁基地,同时联产甲醇、电石、纯碱、焦炭等化工产品。届时,盐湖集团将在察尔汗盐湖上形成一个由数十套化工装置组成的、涵盖十多种化工和镁基新材料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青海碱业在德令哈地区规划的年产270万吨纯碱项目,其原料是钾肥生产中产生的尾盐,而纯碱生产中产生的废炉渣料和废液还能分别转换成水泥原料和氯化钙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柴达木盆地建成、在建和规划中的约450万吨纯碱装置,所需工业盐将全部来自钾肥生产中产生的废盐,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据预测,“十二五”前后,柴达木循环经济区资源型工业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85%将投资于化工产业,一批上规模、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重化工项目将推进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近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化建”)与盘州宏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贵州建工贵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贵州省盘州市签署盘州煤焦化循环经济项目(年产320万吨焦炭及焦炉煤气循环利用)总承包合同...
近期,美国市场人士表示,可再生化学品在降低美国以及全球化学品生产碳足迹、促进可持续性和支持循环经济转型方面潜力巨大。然而,高成本、气候变化和政策不确定性正威胁着这一进程,甚至让市场参与者产生挫败感...
为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循环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国人大常委会7日启动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 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实施,是我国第一....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衢州智造新城)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缘何花落衢州智造新城?答案在于其构建的绿色循环发展新格局。
在烟台八角湾畔,万华化学工业园区的轮廓在晨雾中逐渐清晰。这里没有传统化工区的刺鼻气味,取而代之的是海风与草木的自然气息--这一切都源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年间构建的绿色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