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水剂检测质量指标和外部检测一致,有质检室的报告我们就放心了”,3月14日,冀东油田瑞丰化工公司质检室得到送检单位的充分肯定,这是该公司实施降本增效措施以来完成的又一外检项目。
质检中,该公司质检室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遇到仪器故障,她们先行研究调试,尽量自己动手,找出问题所在。特殊问题时,与维修工程人员进行电话沟通,集思广益想办法,多次完成微库仑仪、防蜡仪检测仪器的调试。在设备保养上,质检员坚持自学,激发潜能,不定期对设备仪器进行维护,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此项举措,年均节约仪器维修费用2万余元。
规范取样程序,杜绝取样风险。针对取样中潜在问题,该公司质检室加强管理,严控取样程序。质检人员严格按照采样标准取样,对罐车、桶装液体物料、袋装固体物料、吨包装固体物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取样。取样时,由两名质检人员共同进行,拍摄取样过程,留取取样证据,确保取样的规范性、可参考性和标准性。此外,质检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回收取样工业盐、三氯化铁、液钙、卤水等留样0.76吨,年均节省危废处理费用2.27万元。
该公司质检室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提升检测性能,将多项指标纳入自检。培训内容包括质检员上岗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年均培训12次,参加培训人数84人次。为提升检测能力,质检人员多次向其他检测机构学习,反复实验,将结果进行比对,不断提升检测准确性。对于无法检测的项目,质检员通过研读标准,购买药剂,调试仪器,大大提升公司质量把控能力。先后将防蜡率、降黏率、助排率、酸溶解度等多个指标纳入自检,节省外委费用数万元。其中,年均检测有机氯988样次,实现检测费用146.61万元。
今年以来,该公司质检室为冀东油田南堡、陆上作业区等内外部单位多次提供检测服务。截止到目前,先后检测原材料114批;产成品检测54批;排液井检测12批;锅炉水5批;堵水剂检测61批,圆满完成了质量检测任务,实现首季“开门红”。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以一己之力,实现降本、创收“双赢”,成为送检单位在质量把控上的“定盘星”。(通讯员方玉华 中国化工报赵晨光)
4月16日,从河南心连心化学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肥料事业部九江基地获悉,该基地生产制造部2024年以“精益求精、降本增效”为指引,通过深度对标行业标杆、创新生产工艺、优化原料配方等多维度举措,有效...
日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PTA装置通过对空压机富氧节能改造,成功实现了节约蒸汽并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发电的目标,日均可额外发电7万度,不仅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实现了节能降耗与降本增效,为企业绿色发...
在中国海油全力推进全流程优化,炼化公司推进“质量效益年再启航”的关键节点,东方石化顺利完成首张覆盖海南片区全区域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全景图绘制,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助力海南自贸港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内部挖潜能力,发动全体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持续推动节支增收、降本增效等中心工作。近日,河南省煤气化公司于开展了以“安全生产、降本增效”为主题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