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首届环状聚烯烃(COC/COP)技术与市场论坛在青岛举行。来自环状聚烯烃技术领域的多位专家在论坛上公开了技术观点,来自上下游的科研工作者和企业代表围绕环状聚烯烃的多种技术路线进行了讨论,为加快COC/COP国产化进程聚力献智。
据介绍,COC/COP(环状聚烯烃)是降冰片烯自聚或与其他烯烃共聚的一系列高分子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能源、精密加工等领域。由于其生产技术在降冰片烯的制备和控制聚合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难点,我国COC/COP行业工业化生产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近年来,随着我国研发投入的加大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COC/COP逐渐打破国外垄断,实现由0到1的突破。目前来看,加快COC/COP产业化进程,仍然是高端聚环烯烃行业发展重点。
中国化工报社副社长张四代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推进COC/COP产业链国产化步伐,聚智聚势解决环聚烯烃产业化与市场应用等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以期在技术上尽快突破瓶颈,应用上体现产品价值,寻得高碳烯烃精细化工产业协同发展机会。
德国肖特医药系统全球商务经理王磊表示,COC作为一种无定型的热塑形聚合物,纯度极高,具有很好的抗破损性能。目前COC预灌封注射器需求呈现增长趋势,中国在未来仍是全球重点增长市场。
论坛上,业内技术专家和学者分别介绍了COC/COP材料的高效合成与结构性能优化、德国肖特COC聚合物预灌封注射器解决方案、高值化C₅衍生物系列开发、我国茂金属催化剂产业化瓶颈与解决方案、烯烃开环易位聚合的催化剂单体与技术、连续模式溶液聚合装置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工艺研究、三甲基铝和MAO国产化最新进展、降冰片烯开环易位聚合、环化共聚制备环烯烃共聚物研究、裂解C₉为原料制取高纯DCPD的技术进展等工艺技术。
据石油化工孵化平台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将重点推进推进环烯烃共聚物产业链产业化步伐,聚智聚势加快环烯烃共聚物产业化与市场应用。
与会专家的报告显示,目前COC/COP技术产业化现状是:长久以来,我国COC/COP市场主要被国外巨头公司垄断,所需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全球范围来看,日本是COC/COP主要供应地,主要生产企业有日本瑞翁、日本三井、日本宝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COC/COP的研发力度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多家公司已经具备COC/COP产业化潜力,如无锡阿科力公司已经完成年产5000吨COC/COP产品的试生产验收和项目设备建设。
与会专家表示,上马COC/COP必须配套降冰片烯,产业链一体化是发展方向,未来五年将是技术优势的竞争;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COC/COP应用市场,但是必须辩证看待这个市场容量,只有具备足够的成本优势,才能不断扩展出更大的现实需求量。
本次论坛由中国化工报社主办,石油化工众创孵化平台承办。来自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石化、中石油、万华等科研院所、企业的12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7月19日,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南昌组织专家对江西鑫德新科技有限公司、新余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含元器件废电路板汽馏热解系统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2025年7月21日,烟台顺达聚氨酯有限责任公司与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在烟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高性能建筑产品+一体化工程服务”为核心,面向中国及海外冷链、能源、船舶、矿业等多场景.....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7月18日,杏湖产业园与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正式落地杏湖产业园。谊元生物创始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
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等领域,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关键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长期承受200℃以上的极端温度环境。然而,传统高温胶在持续热应力下易发生分子链降解、交联密度下降,导致拉伸强度、...
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液体胶等)凭借耐候性、电绝缘性、耐高低温性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密封、汽车制造等领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温环境中,硅橡胶易发生热氧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