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绿色建材迎来新机遇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作为建筑行业广泛应用、性能优异的保温材料,业内普遍认为,伴随《方案》的发布,有望加快聚氨酯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创新发展,聚氨酯绿色建材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超低能耗建筑获政策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的预期目标。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方案》提出了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的具体目标。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节能降碳的艰巨任务,我国加大了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力度,建筑节能标准、能源管理制度等逐步完善。2022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明确规定,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均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上海、北京、河北、广东等地也陆续出台了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政策。

  聚氨酯建材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建筑行业节能降碳要求的不断提升,环保型聚氨酯建筑材料因其满足低碳建筑对材料的需求,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例如,具有优异保温性能、低导热系数的聚氨酯保温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可回收利用的聚氨酯材料,能够替代传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力度的加大,聚氨酯材料在节能降碳等方面大有可为。

  天天化工网发布的最新研报认为,《方案》的出台,将推动聚氨酯企业加强研发,开发绿色低碳建材,如节能系统门窗、保温夹芯板、喷涂保温泡沫等聚氨酯低碳建筑产品,以满足低碳建筑对材料的高标准要求,促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企业抢占绿色建材市场

  在政策的推动下,聚氨酯企业正在积极抢占绿色建材市场,加快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万华化学市场部资深经理晋艳丽介绍说,万华化学为建筑节能行业提供的绿色低碳建材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了新一代聚异氰脲酸酯(PIR)保温产品、玻纤增强聚氨酯门窗幕墙型材、无醛人造板、水性涂料原材料等主要产品,并且从材料升级到解决方案体系,能提高建筑能效,助力实现建筑行业零碳目标。“以万华化学开发的PIR保温产品为例,材料的导热系数更低,作为墙体保温材料可以更薄,面层载荷力矩更小,脱落和火灾风险更低,使墙体系统更安全节能。”晋艳丽表示。

  去年年底,集合万华绿色建材解决方案的示范项目——万华人才中心正式投用。“该项目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用聚氨酯新型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聚氨酯喷涂屋面保温防水一体化、聚氨酯喷涂楼板保温隔声一体化、玻纤增强聚氨酯门窗幕墙系统等,室内配置地源热泵中央空调,体育馆屋顶安装了碲化镉发电玻璃,不仅可供建筑日常用电,还能并入电网。”晋艳丽告诉记者,万华人才中心建筑综合能耗值约50kWh/m2·a左右,比传统建筑可节能约60%。

  亨斯迈近年同样致力于建筑节能材料领域创新。该公司开发出泰络优再生聚酯多元醇,其成分中的60%来自回收PET塑料,在生产阶段即降低建筑材料的碳足迹。通过持续打造房屋保温平台、建筑复合材料平台、建筑隔声平台、气密性/防水平台等四大聚氨酯低碳建筑产品应用场景,亨斯迈致力于为近零能耗建筑提供节能减碳动能。

  门窗的保温性也是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所在。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保温性能好、机械性能高等优势,是实现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优异门窗解决方案。科思创开发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保温性能优异的优势,由其打造的节能窗型材,可以进一步助力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碳。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宇表示,绿色建材需求的提升,也给聚氨酯助剂带来新机遇。作为聚氨酯泡沫助剂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美思德积极开展专业化、系列化和绿色化助剂的集成应用创新与产业化协同布局,助力开发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板材、保温管道、夹层材料、喷涂泡沫等聚氨酯新品。


相关推荐

化工行业VOCs低效失效治理设施整治亟需推进

中化新网讯“为减少VOCs排放总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做好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的全流程体系。”5月15日,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副秘书长李小平在第八届石化化工VOCs资源回收与深度高效治理技....

2025-05-19     中化新网

重庆气矿推进光伏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卧北中心站光伏发电量18597千瓦时,气矿首座光伏发量站发电量持续稳定.截至目前,光伏发电量已累计达到10.6万千瓦时。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上海石化首季取水量创五年新低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狠抓运行优化,强化水质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减排工作。一季度发电取水量降至1.43立方米/兆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28%,创近五年新低,实现经济效益...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中韩石化应用固废回收新技术

近日,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韩石化)环保技术取得新突破,其3号催化装置将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亚硫酸钠固废成功转化为工业产品,纯度达80%以上,实现“变废为宝”。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北京碳市场去年成交额3.71亿元

记者5月13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北京市碳市场)2024年度工作圆满完成,全市850余家重点碳排放单位均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

地下“绿色画笔”绘就环保动脉

近日,山东省昌邑市潍河畔,随着最后一根管道从G309国道地下平稳回拖,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建工公司承建的济青管道提升改造工程三区段6条定向钻穿越任务全部完成。这一刻,项目经理薛大帅紧握对讲机的手终于...

2025-05-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