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井”的“长寿经”——冀东油田陆上采油二区精细化油水井管理探秘

  截至2月初,冀东油田陆上采油二区25口“长寿井”累计产油已经达到11.7万吨。该区“长寿井”占开井总数的比例高达22.7%,免修期超过1000天的“寿星井”达10口,其中唐71X2井免修期更是长达1613天。

  这些“长寿井”的“长寿”秘诀是什么?笔者了解到,该采油区将油水井精细化管理作为夯实稳产基础的重要抓手,结合不同油藏、不同区块实际,有针对性地念好“防、养、勤”三字经,对每一口油井量身订制管理方案。

  前提在“养”

  “油井长寿,地层能量充足是前提。为了控制地层压力下降,我们注重油藏综合治理,在注、采两端协同发力,夯实油藏精细注水开发基础。”陆上采油二区副经理汤金奎介绍说。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为了助力长寿井“养生”,采油区以“注上水、注够水、注好水”为导向,深入开展精细地质研究,大做水文章,以水治砂、以水换油、以水调向、以水治偏,激发油井活力,从源头扼制住躺井的发生。

  截至2018年底,该采油区水井开井率超过87.7%,注水水质合格率92%以上。由于“滋补”到位,唐171X1井已平稳生产1516天,累计产油1.48万吨。

  基础在“勤”

  结合长寿井评比、油水井分析、夺油上产劳动竞赛等活动,采油区技术人员转变作风,主动深入井区、井场,跟踪分析每口井的生产状况,精细注采调控,优化举升参数。

  采油区将油井管理责任分解到每名管理干部、技术员和管井人身上,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都有“心头井”。

  井站管井人加密“长寿井”巡护;技术人员利用地质、工况分析“把脉问诊”;管理干部统筹协调,和井站员工一道,像对待孩子一样呵护油井,保障油井稳产、长寿。

  关键在“防”

  陆上采油二区所辖油藏的原油物性具有“四低两高”特征,即密度低、黏度低、胶质沥青质含量低、含硫量低,含蜡量高、凝固点高,致使油井易结蜡、易卡泵,管理难度大。对此,采油区在深入摸索油井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精心制定“一井一案”管理套餐,增强油井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升健康指数。

  “要保持油井稳产,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非常重要,‘预防为主、上修为辅’是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根本。”陆上采油二区工程师刘磊说。

  采油区、采油队两级技术人员对油水井实行分级承包管理,密切关注油井产量、电流、载荷等参数变化,及时优化调整油水井工作制度,摸索单井结蜡规律,合理洗井周期,最大限度延长油井免修期。该采油区油井平均检泵周期达到776天以上,超年度考核目标66天,其中唐71X2断块8口井免修期超过3年。


相关推荐

国家发改委: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阶段性成效

6月26日,国家发改委6月份新闻发布会召开。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介绍说,近年来,相关部门着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镌刻煤化工发展“新坐标” ——宝丰能源全球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实现重大工业化突破

广袤的草原上,银塔林立,管道如织,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宝丰能源内蒙古年产烯烃项目正在此运转不息。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边远井天然气回收成效显著

近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今年压缩天然气(CNG)充装气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标志着其在边远井天然气回收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高效利用成效显著。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石化院生物航煤成套技术通过评价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化院)“劣质油脂生产生物航煤成套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全国页岩气重点调查区评价完成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页岩气重点调查区战略性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通过成果验收。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多脉冲高能气体无水压裂试验成功

近日,中国石油首次多脉冲高能气体无水压裂试验在长庆油田陕北油区取得圆满成功,为解决底水油藏井水力压裂缝高失控难题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