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6时43分,中原油田文13西储气库1号压缩机组开机运行,文13西储1井至储4井开井注气,标志着文13西储气库正式开启第一周期注气。至此,“中原储气库群”再度扩容、添丁,勇担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冬季调峰保供的重任。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绿色环保和国计民生。2021年初,中原油田勇毅担当中国石化提升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任,统筹科研地质、石油工程专业化队伍、天然气开发专业队伍等精兵强将,第一时间成立储气能力建设项目组,合力推进卫11、文13西等四座储气库的建设,正式拉开了“中原储气库群”建设的序幕。
为了保障储气库安全规范、优质高效地建设完成,中原油田储气能力建设项目组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统筹运行节点,细化工作流程,分析风险因素,明确应对措施,以天为单位销号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办法想在前面,分秒必争推进储气库建设工作,确保了白9储气库、卫11储气库、文13西储气库分别于2022年4月25日、5月13日、7月11日相继建成注气投产。
据悉,白9储气库设计库容气量3.59亿立方米,是在白庙气田甄选的低产能的白9块凝析气藏,充分依托白庙气田现有采气工艺,通过注气站建设、集气站改造和9口注采井的再利用建设而成。卫11储气库设计库容气量10.09亿立方米,是依托处于低压低产枯竭阶段的卫城油田卫11气藏改建而成。文13西储气库设计库容5.69亿立方米,是依托低压低产枯竭阶段的文13西气藏改建而成。
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储气库管理区经理白冰介绍说,文13西储气库于2021年4月开始建设,同年11月底建成,12月初完成储1-储4井联调试注工作。此次注气投产一次成功,开机瞬时流量3.36万立方米/小时,日注气达80万立方米。
期间,担负文13西储气库管理运行任务的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储气库管理区,紧盯文13西储气库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1套储气库管理制度体系、编制2票2卡手册、现场施工3级带班管控风险、3级验漏查处隐患和油田、厂、区3级应急保障体系等“14333”风险管控措施,扎实开展“三个学习、三个做实、五个确保”“一班一题、一月一考、一季一赛”能力提升培训,持续巩固“三查四定”“双双结合”管理成果,为确保文13西储气库注气一次投产成功提供了安全生产、平稳运行技术保障。
目前,中原油田已在中原地区先后建成白9储气库、卫11储气库、文13西储气库,“中原储气库群”雏形已现。“十四五”期间,“中原储气库群”将陆续建设投用10余座储气库。届时,库容规模将达到220多亿立方米,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调峰中心。不仅将担负起区域调峰保供、应对华北“气荒”的重任,还将为京津冀、雄安新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安全、绿色、低碳的能源保障。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7月20日,从中国石油传来消息,我国西南最大天然气生产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新增15口百万气井,天然气产量创新高,增量规模在全国各油气田中位居首位。
7月11日,中国信科研发的耐辐照光纤光缆实现关键突破,最高耐受辐照剂量达650kGy,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四部门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中试平台发展和中试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该省新材料中试平台、新材料中试项目、新材料中试项目运行管理要求,将自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