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徐字霞: 合理有序发展绿氢化工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字霞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切实发挥绿氢功效,合理有序发展绿氢化工,助力化学工业低碳发展。

QQ截图20240308142239.jpg


徐字霞指出,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我国化工行业低碳发展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但是面向长远,适应于碳中和的大量技术仍处于研究阶段,大规模工业应用尚需时日。化学工业自身需要在以适应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网、氢能、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方面,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她表示,绿氢(绿电电解水制氢)引入化工生产过程,既可实现源头降碳,也可用于过程降碳,还可用于末端治碳,已在国家层面引起高度重视。2022年3月18日,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同时,绿氢化工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上也已开始尝试应用。2023年8月,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然而,目前绿氢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技术性挑战,例如绿电波动性与化工稳定性不匹配、电解水制氢设备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单台规模小、能耗较高、负荷调整范围待提高等问题亟待解决。二是经济性挑战,绿氢成本高,经济性差,并且无碳属性并没有向下游产品传导,未能体现绿色价格,下游化工市场难以接受。

对此,徐字霞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化学工业低碳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要以保障供给安全为前提,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将双碳目标愿景贯穿到化学工业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任务。要尊重技术进程和市场经济规律,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要避免用力过猛。

第二,我国化学工业降碳应首先理清产碳排碳要点,从实际出发,结合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从最可行的重点环节入手,形成最佳可行的碳减排路径。要把生产过程节能降碳排在首位(包括传统工艺改造提升节能降碳、引入绿电等),其次是源头降碳(引入绿氢等),最后是二氧化碳末端治理和再利用。绿电作为动力引入化工过程,降低或取消燃煤锅炉,节能降污降碳作用明显,应优先于绿氢使用。

第三,发展绿氢化工是化学工业源头降碳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将绿氢用作化工原料、用于化工生产过程,直接减少CO的产生,其降碳功效将得到充分发挥,优于绿氢用于“末端治理”已产生的CO₂。

第四,绿氢适用于煤制化学品,强化引氢固碳。如果用于煤制燃料(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品最终燃烧、仍将形成CO排放,能源利用方式并不合理,应考察是否有利于偏远地区绿氢外输。

第五,鉴于现阶段绿氢化工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现阶段可在确有大量可再生电力不能上网而需要就地消纳、有风光化工组合条件的地区(例如西北)进行试验示范,为长远化工降碳开展技术储备,建议给予政策支持。

第六,发展绿氢化工不宜用力过猛、要求过严。例如不宜要求西北的新建煤化工项目都进行绿氢示范,不要形成“政策压力”,不要使煤化工行业降碳陷入“抢跑”误区。


相关推荐

第三届链博会清洁能源主题活动指出:中国已成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稳定器”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清洁能源主题活动在京举办。会议传递的信息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稳定器”。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湖北宜昌石油:“加减乘除”为基层减负增效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湖北宜昌石油分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中国石化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从机关帮扶、精简台账、数字赋能、调研解难等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基层员工将更多...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中国化学会获2031世界化学大会举办权

  7月15日至16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53届全体大会—理事会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钾肥企业倡议推动肥价回归合理水平

  7月16日,在2025世界钾盐钾肥大会暨格尔木盐湖论坛上,7家钾肥企业向全行业发出《关于增加钾肥供应、降价让利销售,推动肥价尽快回归合理水平的倡议》。

2025-07-21     中国化工报

北部湾能发展煤化工吗?可行!但有条件

7月19至20日,以“AI赋能谋新篇 产业协作创未来”为主题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市举行,活动期间举办了北部湾沿边临海现代煤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就现代煤化工.....

2025-07-20     中化新网

3+2!又一批化工园区通过复核和认定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通过复核化工园区名单(第三批)及新认定化工园区名单(第二批)。  根据名单,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韶关高新区甘棠化工园等3家园区符合复....

2025-07-19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