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2025年开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氢能产业领域持续发力,一方面不断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加速推进项目签约落地,推动氢能产业在制储运用以及绿色化等方面快速发展。
在政策方面,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等 9 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转化应用,其中共有6个方向14项氢能技术入选,涵盖了核心原材料、制氢装备、储氢装备、氢氨发电装备、燃料电池系统、富氢气体应用等氢能制储运用各方向技术,包括了车用质子交换膜、T800及以上碳纤维,大标方PEM电解槽、氢发动机等技术。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还将氢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加快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建设乌兰察布至燕山石化输氢管道、赤峰至锦州港至上海绿氢走廊,开展锡林郭勒至曹妃甸输氢管道前期工作,支持盟市建设绿色氢氨醇、氢能应用基地。坚持风光氢储全链条发展,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
在项目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加速布局。据公开信息统计,2025年开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已签约或审批9个绿氢项目。其中,包头市人民政府及达茂联合旗人民政府与国电宁波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50万吨绿色氢醇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绿色氢醇生产、储运、销售、应用于一体的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约90亿元。
山东是我国的化工大省,在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道路上走在前列。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在碳强度下降、碳足迹认证、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
3月17日,“第四届北京市科协智库区域行暨京津冀氢能产业与安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活动聚焦氢能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安全发展议题,共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京津冀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智...
为稳步推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有效促进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日前对外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下称《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