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绿色低碳转型有了新突破

中化新网讯 截至2月底,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试运行累计注汽313天,这是世界上首次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油田注汽领域。据统计,试验站已累计注汽3.3万吨,替代天然气215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4639吨。经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专家组鉴定,电热熔盐储热注汽装置热效率值达到92.28%,符合设计要求。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王延涛介绍,“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主要采用注蒸汽的热力开发方式。传统方法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生蒸汽,每年生产蒸汽需消耗约14亿立方米天然气,并排放303万吨二氧化碳。在“双碳”背景下,高能耗、高碳排放的模式严重阻碍了油田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发展,亟需寻找清洁替代的方案。”

“现有熔盐储能技术是以液态熔盐作为储热和传热工质,把光热或谷时电、绿电转化为热能储存在熔盐中,再连续释放热能产生过热蒸汽用于发电。但是将产生的蒸汽直接用于油田注汽生产,国内外尚无先例。”公司新能源工程所所长刘兵说。

2022年12月,新能源工程所攻关团队开始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研究与试验。攻关团队集智钻研、反复试验,成功攻克了熔盐储能换热循环的研发设计、熔盐储罐地基基础的耐热设计、熔盐储罐选材及耐高温的设计等三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电热熔盐加热直流式湿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将油田采出分离软化水与高温熔盐换热产生的湿饱和蒸汽直接用于油田注汽生产,有效减少能量过程损耗,综合效率从电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的35%提高到90%以上,形成了适合稠油生产的电热熔盐储热注汽工艺技术,涵盖熔盐工艺技术、高温储罐技术等5类14项核心技术,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0项,其中获授权专利4项。

刘兵介绍,历时11个月,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储热规模15MW、年产蒸汽4.8万吨、数智化建设达到无人值守水平的世界首座新型绿色储能注汽试验站顺利落成,并于2023年12月6日投入试运行。

“试验站的建成投产迈出了改变稠油热采蒸汽生产方式的第一步,为控降化石能源消耗、提升绿电消纳能力、辅助电网削峰填谷开辟新的路径。目前,团队围绕承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熔盐储能微过热项目、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熔盐储能方案展开设计。同时,对炼化企业生产应用场景进行攻关。”刘兵说。

王延涛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大试验站的功率、排量,以实现每小时产出18吨蒸汽,储能45MW为目标持续攻关。 

关键字:辽河油田
相关推荐

辽河油田首座数智化电站上线

6月21日,在兴隆台采油厂新能源项目部员工的操作下,双229-34-77分布式光伏电站无线测控终端数据完成上传,标志着这座辽河油田联合油建公司电力分公司,建成的具备前端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能力的分布式光...

2025-07-02     中国化工报

辽河油田职业技能竞赛拉开帷幕

本报讯6月24日下午,随着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启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2025年职业技能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竞赛是对“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成果的一次抽样检验,更是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从“精英赛”....

2025-06-27     辽宁石化新闻

辽河油田首座数智化电站数据成功上传

本报讯6月21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清洁电力数智化建设迎来重大突破。兴隆台采油厂新能源项目部联合油建公司电力分公司,成功实现双229-34-77分布式光伏电站无线测控终端数据上传。这标志着辽河油田首座....

2025-06-25     辽宁石化新闻

胡小龙:护航油井的“技术尖兵”

2025年4月17日,辽西大地春风裹着细碎的雨丝,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热五站站长胡小龙俯身在热18-6井加热炉前,仔细查看设备运行情况……14载寒暑淬炼,胡小龙终于迎来高光时刻:2...

2025-06-17     辽宁石化新闻

小隔层智能精细注水技术成功应用

  近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在冷家油田雷46-51-55井成功实施一口最小隔层1.6米的智能精细分注井。

2025-06-13     中国化工报

小隔层智能精细注水技术在辽河油田首获成功

本报讯近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在冷家油田雷46-51-55井成功实施一口最小隔层1.6米的智能精细分注井,这是辽河油田首次实现2米以下小隔层智能精细分层注水。

2025-06-04     辽宁石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