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吉林石化公司重载膜装置国产原料的添加比例再创新高,达到了95%以上。
技术人员表示,通过国产原料替代,在质量不降的前提下,该类产品生产成本下降3%,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产品外销量依然创新高,完成计划的153.9%,深受客户青睐。
技术人员介绍,原工艺路线的原料需要进口,无疑提高了产品成本。为此,吉林石化结合原料特性,不断优化吹膜生产工艺配方,逐步提升国产原料的添加比例,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配方模式,生产应用效果良好。
据统计,技术人员先后开展了国产1018HA聚乙烯替代国外1018MA聚乙烯、公司内部生产2210聚乙烯替代进口FB2230聚乙烯,以及提升国产料5000S聚乙烯的添加比例等技术攻关工作。
为全球聚氨酯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7月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第47次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OEWG)边会上,南京林业大学专家向全球分享了浙江华创碳一智造有限公司和南京...
6月19日,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中空纤维膜污染检测工艺研发”项目获得天津经开区群团工作部主办的2025年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二等奖。
中化新网讯 7月4日,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九江科技服务站签约仪式在彭泽县举行。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与九江科技服务站依托单位江西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了合作协议,依托江西省化学化工学会人才和技术优势....
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的展厅里,一罐普通的黑色粉末静置在展柜中。它看似毫不起眼,但用于煤制油装置,可以大幅提高煤变油的效率,用更少的煤“变”出更多的油。它就是费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