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2025年,晶硅光伏产业链启动行业自律措施,主动调整产能,铝合金和有机硅领域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工业硅需求端增速将有所放缓。另外,根据行业周期规律,本轮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已近尾声,市场已逐步消化新增产能,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正趋向平衡,且受益于新能源、5G、特高压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预计2025年有机硅行业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速。”5月6日,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在2024年度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如是表示。
罗立国认为,2025年有机硅行业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新兴领域或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增长动能来自逐步取代传统石油基材料及新兴应用场景拓展。具体来看,室温胶和高温胶受新能源市场需求驱动;液体胶和硅树脂虽下游分散,但因新应用场景拓展而需求增长迅速。
在回答投资者有关工业硅2025年一季度期末库存和停产计划相关问题时,公司董事兼财务总监张雅聪表示,公司工业硅2025年度一季度期末维持在一个月左右的库存水平。谈及公司2025年工业硅单位生产全成本和现金成本,张雅聪对投资者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硅的生产成本受电价及原材料硅石、还原剂等多方面影响,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在互动平台也回应表示:“公司因具有自备电厂、能源布局及产业链一体化的业务模式,在产品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
据合盛硅业年报,2024年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行业呈现供需双增但阶段性错配的状态,经行业内企业及相关部门协同应对下,市场价格单边下行趋势逐步得到扭转。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庄磊、研究员褚衍辉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耐受3600℃极端高温氧化的新型高熵碳化物材料,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6月18日,内蒙古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拟投资10亿元建设3000吨/年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
近日,由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完成的“增强型聚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6月19日,2025第三届有机硅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会议围绕“百年变局企而望硅”主题,聚焦“硅基新能源+硅基新材料”的技术与应用创新思路,业界专家共同探讨有机硅行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近日,从贵州锂想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传来消息,随着公司电池级碳酸酯项目正式投产,锂想时代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已投产的生产电池级碳酸甲乙酯和电池级碳酸二乙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