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海石化区“双链”融合向绿行

延伸产业链 培育创新链

近日,围绕揭阳市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苦干实干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大会的部署要求,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将把“延伸产业链、培育创新链”作为主抓手,锚定“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目标,推动“双链”融合发展。

据了解,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精准实施招商,大抓产业建设,不断推动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壮大。依托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这一“超级链主”,积极推动伊斯科、东粤化学等特色细分领域的“强链主”,打造“一超多强”产业格局;围绕做实“绿色石化”主业;通过绘制招商图谱、举办招商大会等方式,近年来引进纳塔、凯美特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企业落地,助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面对“低端拥挤、高端短缺”的石化行业困境,通过紧盯产业链中的创新链,引进东粤化学公司建设全球首套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装置,将实现废塑料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循环。

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结合石化行业新的发展趋势抓好产业发展规划修编,以更加明晰的定位和产业方向指导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该区将下大功夫再引进一批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好项目,全力破解沙特阿美与新凤鸣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制约因素,以及服务推动中石油集团尽快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加速形成双“龙头”双“引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有效增强园区竞争力。此外,该区还将持续强力推动在产的广东石化、吉林石化等企业稳产达产,形成对经济的稳定支撑;全力为伊斯科、巨正源、东粤化学、清大智兴等在建和在谈企业解决投资建设中碰到的困难,力促在建项目早投产、在谈项目早落地,滚动接续、压茬推进,保障经济逐年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本质上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提出,将坚持“软”“硬”环境同频打造,一手抓营商软环境,朝着打造政务服务高地的方向,实施审批“绿色通道”机制,让企业入园有家的感觉,可以留得住、发展好;一手抓生产硬环境,围绕企业建设生产涉及的硬件配套和公用工程,加快公共码头、公共管廊等工程建设,全力强基础、补短板,切实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打好各项要素保障“组合拳”,积极推动能耗、环保、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企业集中,提高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破解园区发展瓶颈;积极探索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创新之路,依托园区石化产业链条,积极对接中国石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其与园区企业深化科研交流、共建科研平台,力推在产业链中催生创新链、在创新链中布局产业链,实现“双链”共融共促,建设有效益、有竞争力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相关推荐

宣城化工园三级防控筑牢水污染屏障

2024年,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内的宣城高新化工园区建立了完善的水污染防治三级应急防控体系,一旦发生紧急突发泄漏事件,可在最短时间内将污染牢牢控制,不让一滴废水流出园区、流入江河。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让低效闲置资产“涅槃重生” ——记淮安工业园低质低效资源盘活利用攻坚行动

化工产业向新攀高,空间要素保障要先行。2024年以来,淮安工业园区聚焦“空间要素不足”首要问题,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动真碰硬启动低质低效资源盘活利用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已让52个地块约5066亩土地“涅...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衢州智造新城护航企业出海拓市

近日,衢州金源宏泰制冷剂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君来将一面印有“贴心商服暖商心优化环境创双赢”的锦旗送到衢州智造新城商服发展部负责人手中,感谢商服发展部及时为企业解决产品检验出口的问题。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随州高新区:攀高求新冲刺全国“百强”

2024年,随州高新区大力推进化工新材料、锂动力电池产业固本延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预计达60亿元。高新区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7个、总投资223.02亿元,新入库项目35个、总投资36.17亿元...

2025-01-14     中国化工报

钦州56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举行全区产业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开竣工活动,钦州市作为分会场,在钦南区金窝工业园举行广西强强碳素碳基新材料项目等56个项目开竣工仪式。

2025-01-07     中国化工报

江北新区再添5万吨级对外开放码头

近日,一艘四万吨级载满甲醇的新加坡籍货轮缓缓驶入新材料科技园欧德优创9号码头内。记者从南京江北新区了解到,这是欧德优创9号码头2024年获取对外开放权限后,首次到泊的大型国际贸易船舶。

2025-01-0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