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产品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者”发布工作中,三友氯碱公司荣获烧碱、聚氯乙烯能效“领跑者”、聚氯乙烯水效“领跑者”荣誉称号。
多年来,三友氯碱公司始终秉承节能低碳的能源管理理念,不断强化用能用水管控,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持续推进节能节水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公司绿色发展。
推动能源管理体系高效运行。公司作为重点用能单位,按照国家发改委《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历经一年时间探索并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外审,获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4年8月,能源外审第三方专家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文件记录等方式,全面检查和评估体系的运行情况,确认管理体系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保持认证。
打造生产数智平台节能降耗。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打造生产数智平台,为节约创效增添智慧“大脑”。生产数智平台是集合基础管理、生产平衡、能耗监控、质量分析和安全指标于一体的智能化全流程体系,通过运营生产数智平台,实现了对全厂水电气和原材料等资源的错峰调整、合理匹配,聚氯乙烯树脂耗蒸汽同比降低0.05吨/吨。
推动节能节水措施落地生效。公司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公司不断推进加装变频装置、新型涂层电极单元槽技术应用,组织实施零极距电解槽材质升级改造等项目,为生产系统降本增效提供坚实保障。零极距电解槽材质升级项目投用后年节能量为1723吨标煤,电解槽新型极网项目投用后年节能量为517吨标煤,母液水改造项目变废水为新水梯级回用,一部分经过换热降温后,作为聚合工序泵的机封用水,一部分送至汽提塔作为冲洗水,同时将各泵机封水以及地面冲洗水进行回收,送至乙炔车间代替生产水作为电石的反应用水,进一步提高聚氯乙烯离心母液水的利用率,降低机封、汽提塔冲洗耗用的纯水量。
调控水资结构创新利用模式。公司基于生产实际工况,修订完善《氯碱公司节水管理制度》,制定“节约用水方案”,组织生产车间实施机封水回收利用、提高地表水比例、实时调整外送淡盐水量等项目,建立公司级水资源梯级利用“大循环”。截止2023年底,生产水成本对比2022年同期降低33.26%。
下一步,氯碱公司以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为目标,积极落实“双碳”行动,持续推进节能节水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能源管控,实现“绿色”与“发展”共融。(通讯员张宗芝 毕文杰 中国化工报赵晨光)
7月11日,在第四届“荆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宣传展示活动中,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熊鲲获评荆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在“双碳”目标的历史航程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和化工行业理应肩负起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的时代使命,以系统性思维加速变革进程,“三招”发展新“碳”途,为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7月11日,记者从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其投资的国内规模最大溴素生产项目——曹妃甸钢电园区电厂冷却海水绿色高效利用年提溴30000吨项目在河北唐山正式落地。
7月7日,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PAS16846《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正式发布,我国在石油管材绿色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方面.....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规划、在建、投运绿色甲醇(下称绿醇)项目16个,产能合计超过118万吨/年。但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实际开工建设的并不多。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简称“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扎实推动油田化学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升级,一系列绿色转型举措落地生根,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