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密集出台了航运减碳政策,给国际航运业带来了直接压力。欧盟已将航运业碳排放纳入碳交易市场,并已依照碳排放情况对每艘船征收碳费用,且比例将从今年的40%提升至2026年的100%。国际海事组织也在根据船舶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对船舶进行评级。笔者认为,以上政策势必加快船用燃料低碳化进程,使船用燃料市场由单一的成本竞争向成本、技术、可获得性等多元竞争转变。更进一步地看,这还将带动整个生物燃油领域发展。
近年来讨论的低碳船用燃料,主要是低硫燃料油和柴油。但随着欧盟对碳排放的进一步管控,势必推动船舶燃料逐步向生物柴油、液化天然气(LNG)、绿色甲醇和绿氨等更低碳燃料发展。其中,生物柴油是现有传统燃油船舶经济性最佳的低碳解决方案。航运业人士表示,生物柴油B30(30%掺混生物柴油)与现有传统燃油船舶的引擎和基础设施可以兼容,无需改装能直接加注燃烧,就能延长传统燃油船舶的使用时间。且在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的认证标准下,B30的生物燃料部分不计算碳排放。因此,虽然B30的市场价为840美元/吨,价格较高,但总支出仅比传统燃料油高14.4%,且能满足2028年前国际海事组织评级要求。之后几年可以逐步增加掺混比例至B50,以满足评级提高的要求。
有市场人士认为,未来,生物航煤、生物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可能导致原料争夺激烈,抬升生物柴油成本。只是在使用成本超过绿色甲醇前,生物柴油将一直保有竞争力。但笔者认为,考虑到目前生物航煤和生物化工原料油的发展特点,来自船舶用途生物柴油的市场刺激,有助于这些行业的技术发展,尤其是削减成本的技术。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5月,我国生物航煤出口均价为2194.73美元/吨,而传统航空煤油最新出厂价只有659.41美元/吨(7月汇率计算),制约生物航煤扩大应用面的,正是成本问题。而成本问题,往往是因为设备规模不足,原料收集困难等等。而船舶生物柴油的发展,有助于建立更庞大的设备和原料收集体系,帮助其他生物燃油发展。
近期,美国市场人士表示,可再生化学品在降低美国以及全球化学品生产碳足迹、促进可持续性和支持循环经济转型方面潜力巨大。然而,高成本、气候变化和政策不确定性正威胁着这一进程,甚至让市场参与者产生挫败感...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法案拟取消包括拜登时期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多项能源税收优惠,其中包含废除45V氢能生产税收抵免(简称“45V税收抵免”)。伍德...
7月2日,德国化工协会(VCI)发表声明,对欧盟委员会“到2040年将净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90%”为主议题的新提案表示认可,但敦促应将排放交易体系全面纳入目标框架。
美国总统特朗普7日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特朗普在自己创立的“真实社交”网站上陆续发布了他写给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