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烧碱价格的持续下行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让氯碱行业的“碱氯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烧碱行业受下游需求支撑未来尚有预期,但耗氯40%的聚氯乙烯(PVC)企业,尤其是电石法PVC企业因缺乏下游房地产的有力支撑,供需失衡局面短期难缓解,转型发展或许是电石法PVC企业走出困局的可行之策。
供应方面,PVC新建装置陆续释放。前三季度国内新增PVC产能80万吨,随着新建装置产能的释放,国内PVC供应量有所提升,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也随之增加。需求方面,下游需求持续低迷。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但效果有限,PVC需求增量不及预期。PVC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未能及时跟上,行业的“碱氯失衡”问题并未得到缓解。
在经历了近一两年的市场低迷后,PVC正在成为氯碱企业的主亏损产品。再加上近两年行业增量都是乙烯法PVC,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中部地区的电石法PVC生产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转型压力。尤其是PVC价格下行导致企业亏损的深度跟广度都有所扩大,目前很多电石法PVC企业都在思考如何转型这一问题。一些竞争力较弱的电石法企业已经在考虑退出现有产能,同时寻找更好的碱氯平衡方式。
众所周知,在以往烧碱价格高企、企业盈利能力强的时候,“碱氯失衡”问题并不十分突出,但近期烧碱价格持续下行和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让这一问题更为凸显。
由于目前烧碱仍保持了84%~85%的开工负荷,导致氯的产量仍然较大。出于碱氯平衡的需要,PVC的产量也没有特别减少。烧碱价格的下行又叠加PVC价格的低迷,已使得PVC企业骑虎难下。如果再不考虑转型,想继续采用“以碱补氯”的方式维持运行,那么所造成的亏空就会很大,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会持续下降。
因此对氯碱企业而言,如何尽快退出过剩产能,规划出更高附加值、更适合企业的耗氯产品,通过建立新的“碱氯平衡”缓解氯碱企业的亏损压力,或许是一条出路。
五月的渤海湾畔,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长兴岛)临港码头涛声激荡,石化炼化装置群在远处林立。“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规模,更是质量——绿色、智能、可持续!”长兴岛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海涛目光如...
中化新网讯5月10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通报,决定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460~68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孙哲宇分析指出,印度反倾销将对中国钛白粉企业.....
中化新网讯 5月18日,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召开专题会议,宣布“2025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展览会”将于6月17日至19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目前,各项准备工...
5月18日,中国石化特种纤维项目和新材料化学品项目在宁东基地开工。两个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是中国石化集团与宁夏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对拉长建强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