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能源电力保供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内大型能源石化企业积极作为,气电联动守护能源“生命线”。
6月中旬以来,面对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与夏季用电负荷激增的双重考验,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江苏公司以气电融合为突破口,构建起“气源保障+政策协同+调峰联动”一体化机制,为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下好联动“先手棋”,稳保能源“生命线”。天然气发电凭借清洁高效、调峰灵活的特性,成为江苏电力供应的“稳定器”。今年迎峰度夏保供伊始,江苏公司依托气调和电调联动机制,建立月度会商、旬度研判、日度响应协同体系,制定“一厂一策”保供预案。6月初,公司推动建立“气电联动”省级协调机制,为后续资源精准调配筑牢根基。
打好保供“组合拳”,全力应对用电高峰。江苏公司紧扣“保供、增效、稳价”三大目标,创新“日指定变更+区域互济”模式,根据电网负荷预测动态调整供气计划。如遇突发用电高峰,可通过区域气源互济快速补充供应,确保燃气机组“随需随启”,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彰显央企担当。
近日随着多地气温持续上升,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对天然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中国海油充分发挥海陆联动优势,积极筹措天然气资源,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夯实底气。
在我国南部沿海,中国海油的海上气田是距离陆地最近的气源地。目前,深圳分公司9个海上气田正全力增产保供,与海南分公司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形成联合生产局面,确保海上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两路气源通过海底管道登陆广东珠海,每天将超过2800万立方米的海气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供气量超去年同期,为夏季用气高峰期提供清洁能源支撑。
在加大海气增储上产力度的同时,作为中国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商,中国海油积极发挥LNG调峰作用,与海气优势互补,形成“双气源”协同供应的良好局面。
中国海油金湾“绿能港”是珠江西岸能源保供的重要枢纽,入夏以来共完成5船进口LNG的接卸作业,外输天然气达28.5万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天然气资源稳定供应。
6月24日,随着国家能源集团大同公司9、10号机组与绥中公司3号机组同步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今年首次火电机组“零检修备用、全容量运行”,以满弓劲发之势向迎峰度夏攻坚战目标冲刺。迎峰度夏攻坚战启动以来,国电电力全力构建全链条增量创效体系,强化发电督导和交易策略,创新建立利润还原机制,促进规模效益与经营质量双提升,奋力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能源集团福建公司紧抓电量电价抢发效益电。截至6月22日,福建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38.7%,火电机组平均负荷率87%,火电利用小时383小时,区域市占率113.6%,多项指标提前达到迎峰度夏历史最好水平,负荷率、利用小时和市场占有率保持区域排名第一。公司还结合季节性特点,做好台风等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燃料保障供应,确保机组“发得出、顶得上、稳得住”。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7月1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谢少峰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造业中试平台是输出中试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制造业中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目前,主要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技术、新兴和未...
近日,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新任职负责人集体谈话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
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其中提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项目库,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
7月17日,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闭幕式上,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戴厚良院士和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主席陈国华院士代表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亚太化工联盟、中国化工学会,联合发出...
近日,2025(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省盘锦市举办。此次大会落地盘锦对于这个东北油气产能核心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有何重要意义?近年来,盘锦在石化绿色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