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潞安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签署协议。
为进一步加强山西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服务一流创新生态的构建, 5月13日,潞安化工、华新燃气、太重集团等四家企业与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三所高校签署共建、共管、共享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议。此次签约,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双方在科技、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叠加,开创了山西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这是山西省深入推进山西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强力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保5争5”,对现有的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调整的又一重大举措。
共建,即合作的企业和高校共同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推进实验室合作共建;共管,即企业学校联合制定出台相关制度,结合高校学科优势和企业、行业技术前沿,优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运行模式,改革重点实验室管理方式,确保重点实验室有效运行,双方将打破壁垒、取长补短、融通融合,共同贯通产学研用,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中试开发、产品研发,贯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共享,即企业和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项目、平台、人才、团队和成果方面加强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智力共享。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和高校共建共管共享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并明确指出,要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分类管理,完善评估机制。针对现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鼓励企业与高校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开展共建共管共享。力争2025年,把省内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本领域全国、世界最重要的高水平创新高地,引领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发展,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团队,持续产出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成为解决相关领域世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核心创新力量,引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为山西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据山西省科技厅相关处室介绍,目前,山西省围绕“14+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需求,将全面提升人才引进、知识创造、知识获取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省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梯次衔接、开放共享、富有活力的实验室体系,成为引领山西省基础研究和重大创新的战略科研力量。在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迭代性技术攻坚攻关上持续发力,推动山西省实现更多“从0到1”质的突破,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确立山西地位、贡献山西力量。
中化新网讯近日,立升超滤膜凭借高精度孔径与抗污染特性在扬州某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TOPCon)生产基地纯水系统中实现突破,硅料清洗水纯度达标率提升至99.9%,系统能耗降低40%,为光伏产业跨越....
7月1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分解石膏窑气湿法制酸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通过评审认为,该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由鲁北....
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成立当人工智能的“理性算法”遇见教育的“人文温度”,会激荡出怎样的思想火花?7月14日,华东理工大学以“交叉创新共铸卓越智启未来”为主题,召开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大会,共同探讨数智...
近日,沈鼓集团自主成套中国首个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在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心完成联调运转试验,标志着沈鼓具备了集成式压缩机的自主成套和供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