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成试产

  中化新网讯 12月8日,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广西南宁建成并试产。该站成功建成标志着我国分布式氨制氢工艺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解决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据了解,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采用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氨制氢成套技术,每天能产出500千克99.999%的高纯度氢气,制氢规模为同类型最大,可满足40辆氢燃料车用氢需求。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超过60%。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制约氢能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加氢站主要依靠长管拖车来运输,氢气运输能力低、成本高、氢气装卸时间长且综合能效低。此前,中国石化在大连投运了我国首座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此次试产的氨制氢加氢一体站是站内制氢的又一有益探索,可破解氢能储运难题。

  同时,氨制氢加氢一体站还具有占地少易推广的优点。该站新建成的分布式氨制氢装置占地面积仅80平方米,产氢能力为240标准立方米/时,可满足南宁、柳州、北海等地车用氢气需求。此外,制氢设备采用单元模块化、撬装化设计,可实现现场快速安装、投运,便于快速推广复制。

  在技术研发方面,该站采用的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采用了22兆帕液驱隔膜式压缩机。自主开发的低温高效氨分解催化剂,将氨分解制氢的反应温度大幅降低,有效降低能耗。同时,通过工艺集成,成功兼顾氢气纯度和回收率,设计氢气回收率在96%以上。

  此外,该项目采用的主要加氢设备与系统均由中国石化机械股份公司自主生产,可以实现对氢燃料车加氢、对长管拖车充装双重功能,其装置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实时信息采集、云端监控、自动报警等智能控制功能。与国内同类运行装置相比,该套装置能耗更低,氨消耗小,安全性和经济性更为显著。

  “此次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引领了氢能科技创新,探索了降低制氢成本新路径,驱动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力波表示,未来,他们将积极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升级,打造更多氢能商业化应用场景,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发展。

  链接

  氨分解制氢是制氢的一种技术路线,即通过氨分解催化剂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经过氢气提纯后满足相关用能需求。氨是一种高效储氢介质,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运容易、储运成本低等优势,且氨分解制氢过程不排放二氧化碳,更加绿色环保。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学品,氨的原料来源广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国和消费国,合成氨产业遍布全国,发展分布式氨制氢具有良好的基础。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首次将“氨”作为重要储氢载体列入重点攻关方向,明确提出开展“氨氢储能”示范。

相关推荐

吉林化工学院更名为吉林化工大学,教育部拟同意!

5月22日,教育部公示了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共有32所学校,其中包括吉林化工学院更名为吉林化工大学。公示时间为2025年5月22日至5月28日。吉林化工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坐落在北国江城吉林市....

2025-05-23     中化新网

王海娟:为油井延年益寿开“良方”

  一大早,王海娟刚在工位上落座,河南油田工程院钻完井研究所固井技术组的吕倩菲就跑来向她请教:“渭北油田浅层水平井位垂比3.56,套管怎么下入?水平段只有30摄氏度,如何保证固井质量?”  “这种类...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中原油田升级液压抽油杆剪切装置

  近日,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自主研发的新型液压抽油杆剪切装置在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明493井完成现场试验,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80根玻璃钢抽油杆的切割作业,效率达到传统剪断钳的20倍。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探秘未来课堂——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化教学未来中心见闻

  5月的北京阳光和煦,北京化工大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如约而至。踏入昌平校区,现代化的教学楼群间,智慧教学的生动图景徐徐铺展:星罗棋布的智慧教室、跨越校区实时互动的“云课堂”,还有将现代化工业装置“...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辽河石化再获CNAS实验室认证

  近日,辽河石化沥青公司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复评审。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

丰喜临猗加装过滤器防灰网降本增效

  近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空分车间为自洁式过滤器外围增加防灰网,大幅降低自洁式过滤器滤筒更换频次,预计年可节省滤筒成本7万元。

2025-05-2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