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的“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成效成为焦点。2025年1—2月,全区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5个,投资总额突破1100亿元,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超400亿元,首季“开门红”势头强劲。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广西以政策创新、服务升级、精准布局为核心,全面革新招商策略的成果。
为打破传统依赖土地、税收、补贴“老三样”的招商模式,广西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提出五大方面19条措施,首次打出“场景、基金、市场化”的“新三张牌”。其中,《广西招商引资市场化服务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市场化服务机构引进的制造业项目,按实际投资完成额的2‰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且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全额承担,体制内集体和个人不再纳入支持范围,彻底激活市场活力。同步推出的“1+10+N”基金集群已撬动投贷联动金额超1000亿元,形成“基金搭台、资本唱戏”的招商新格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仅前两个月制造业项目落地投资完成额便突破400亿元。
在服务层面,广西正从“政策洼地”向“服务高地”转型。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为中伟集团、龙马重工等项目提供全流程保障,推动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周期缩短30%以上。自治区园区办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招商成效纳入市县及产业园区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并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推动招商人员从“拼资源”转向“拼专业”。玉州区、贺州市等地通过深化粤桂协作,一季度签约文商旅综合体、智能制造等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成为全区“开门红”的生动注脚。
锚定“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布局,广西聚焦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的常态化大区招商合作。由厅级领导挂帅的招商队伍创新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推动东部产业梯度转移项目加速落地。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广西通过开放场景、设立专项基金、优化营商环境等组合拳吸引头部企业,目前已签约“人工智能+”项目22个,总投资超110亿元。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提速,配套的产业基金、人才基金及算力补贴等政策即将出台,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面向未来,广西计划推出156项营商环境“微改革”,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品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建立“企呼我办”兜底机制,确保项目难题“不过夜”。金融支持方面,“桂惠贷”2024年已投放贷款2317亿元,惠及超10万户企业,2025年将继续扩大基金规模,重点支持沿边临港产业园和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随着政策、服务、要素保障的全面升级,广西正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招商新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企业转型发展提速,化工等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谢少锋指出,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压....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实现良好开局,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推动存量政策和....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拥抱人工智能加速工赋园区”,包括政策进园区、设施进园区、技术进园区、标准进园区、应用进园区、.....
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党性、提高觉悟,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强统筹谋划 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各油气企业以端牢能源饭碗为己任,坚持开好头、起好步,牢牢掌握全年生产经营主动权,铆足干劲争春早,全力跑好开局“第一棒”,油气生产实现“开门红”。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本次诊断服务范围将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