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

中化新网讯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院发布《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下称《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预计到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2.1万亿元。

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较2022年增长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4562亿元,同比增长40.1%;私有云市场规模1563亿元,同比增长20.8%。随着人工智能(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预计到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2.1万亿元。

从应用看,目前各行业上云积极性持续攀升。其中在能源行业,能源云聚焦底座规划和建设能力,并积极探索将云应用在能源生产等业务环节,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能源云建设从基础设施云化改造向综合能源服务云平台转变。能源产业具备环节多、链条长、应用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对发电厂、炼化系统、供应系统等能源基础设施进行云化改造,能源企业可充分挖掘能源数据价值,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并结合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等云上应用对外提供服务。例如,中国华能、上海电气等企业通过构建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开展数据管理、能源金融、资源勘探等多个数据服务,实现了能源领域资源与数据的流通。

二是能源云“龙头效应”明显,电力、油气领域应用落地进程较快。能源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呈现重点领域大型央国企牵头上云,其他领域中小企业积极跟进上云的特点。中国海油等头部能源企业目前已开展探索能源云的二次开发与应用,并形成面向碳排放计算、能源资源分布、能源接入流程上云等落地应用。

三是“云计算+人工智能”模式逐步应用于能源业务生产各环节,成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企业在能源勘探、碳排放监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生产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处理,可围绕碳排放的降低与平衡进行人工智能训练,从能源认知分析、能源生产优化、能源预测维护等多方面探索“双碳”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方式。例如,中国海油依托人工智能云平台将岩层、油气产能数据进行评估与分析,提升能源勘探效率,减少碳排放。山东能源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发布油气行业AI大模型,应用场景涵盖采煤、焦化、安监等应用场景,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

参与《白皮书》编制的一位专家表示,从行业用云热力值来看,目前政务云仍占据领头地位,工业制造云暂处“温带”。在行业政策推动下,制造业企业上云用云的积极性将大幅提高,用云量规模将不断扩张。

相关推荐

石化设备乘“数”而上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石化设备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路径。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数字引擎驱动制造业迈向新赛道

在当下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我国数字产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江苏油田:“移动导师” 赋能标准化操作

近日,江苏油田采油一厂盐海采油气班站的安丰29井,双空心抽油杆内循环加热装置突发故障。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无人机高空清洗团标开始编制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环境所属北京清洗牵头启动《无人机高空清洗施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该项标准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成为国内首部无人机高空清洗规范性文件。

2025-04-23     中国化工报

焦化行业走向“智造”

  随着ChatGPT和DeepSeek接连问世,焦化等传统行业接入人工智能的脚步不断加快,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上,专家指出,目前多数焦化行业企...

2025-04-16     中国化工报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

  4月10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

2025-04-1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