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专家,你真神,焦页87-2HF井仅用3天就完成了转抽作业,用传统技术,这种转抽作业得要12天!”5月21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井场上,涪陵页岩气田作业队队长向勇对技术专家郑瑞波说。
郑瑞波今年41岁,现任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工艺专家、江汉油田郑瑞波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和油气打了16年交道,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达人”。今年“五一”前夕,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刻苦钻研 从零起步成长为采油专家
2008年,郑瑞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汉采油厂基层队实习。面对陌生的井队、荒凉的井场、复杂的采油曲线,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从零起步,全身心地钻研起来。每天往返于野外井站间,仅用一个月时间,他就把全队50多口油水井管线走向、工艺流程和生产参数熟记于心。一年后,由于表现出色,他被选拔进采油工艺研究所。
2019年,他主持发明的“联作”系列修井技术,颠覆了行业传统,将举升采油和修井作业深度融合,多次打破油田修井最深、占时最短、产量最高纪录,成为低油价下油田效益开发的“利器”。2019年,在中国石化举办的首届青年科技精英赛上,他成为江汉油田唯一获奖青年。2020年,他荣获湖北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向上向善好青年”。2021年,他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和团队获得全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江汉油田等多项科技进步奖,获授权14件发明专利填补国内油气开采领域技术空白,26件实用新型专利创效显著,50余项技术成果在油田推广,多项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累计创效6500余万元。
潜心研究 让设计方案达到最优
“较真,敢于挑战权威。”同事这样评价郑瑞波。2013年,在使用美国一家技术服务公司的有杆泵现代设计与模拟系统软件时,他发现系统数据有误差。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油井设计方案就达不到最优。
经过3个月潜心研究,他找到了症结,把研究结果和修正意见传给这家公司。不久,一封感谢函传回了邮箱,这家公司技术总监诚恳地说:“你是我公司全球油田用户中第一个发现这个问题,并提出修正意见的优秀工程师,你的建议使我们的产品更加完美,我们深表感谢。”
2015年,郑瑞波开展油区螺杆泵举升工艺研究时,发现石油工业出版社发行的《采油技术手册》中,井下螺杆泵级数的计算公式和参数解释存在问题。他再次向专业权威书籍发起挑战,修正了《采油技术手册》中一项公式误差,不久后收到了来自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感谢函,并承诺将在手册再版中修正此公式。
不停攻关 解决页岩油气生产难题
近年来,随着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涪陵页岩气田成了江汉油田增储上产主阵地,但不少气井井筒积液严重。“气井最怕水,就像人喉咙有了痰会呼吸困难一样,井筒积液会造成气井‘胸闷发慌’,严重时还会停产。”谈到积液影响采气,郑瑞波形象地打了个比方。
能否将传统的抽油机采油技术“移植”到页岩气井上?带着这个想法,郑瑞波和同事在气田试行抽油机排水采气技术。“试行这项技术的难度大、风险高。特别是抽油机运转时,万一发生抽油管杆断脱,井口存在油气敞喷风险。”不少业内专家听说后,一个劲地摇头。
但郑瑞波并不放弃,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他研发出“全封式盘根盒+坐封式抽油泵”组合配套井控防喷技术,成功解除了井口喷漏的安全风险,打开了抽油机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的大门。
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页岩气井由于阵发性出水,经常会造成管杆干磨,导致检修周期短。他又开始新一轮攻关,经过无数次试验,他推出“油管回灌掺水防干磨系统”生产流程,使抽油机排水采气技术在涪陵气田成功推广,救活了一批“水淹井”,创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抽油机排水采气示范平台。他还不满足,为页岩油气井量身设计“试气机抽喷采联作一体化”管柱,提高页岩油气产量,极大降低页岩油气井井控风险。
“当前,油田正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第二次跨越,我将把页岩油气井水平段高效排采和复杂井筒修井技术作为新的攻关课题,为油田增储上产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郑瑞波说。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大会上,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荣获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贡献最高奖——赵永镐科技创新奖。 聚焦我国能源化工的低碳发展,巩金龙带领团队开展了从基础研究到产....
江汉油田研究院清河开发所油田油气藏工程专家张再昌的生命中有两幅地图,一幅是行政地图,长在他的腿上,地图上面的城市,如武汉、潜江、东营等地,留下了他出差和回单位的足迹,他笑称这是在“行走江湖”。而另...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严克友教授团队在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研发制造新一代高性能锂电池、推动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等领域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
近日,中国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管道公司漏磁检测器“专科医院”第一批接诊设备成功出院:4台检测器经自主研发的性能测试平台成功组装。经测试,该组设备完全符合海管内检测需求,可随时投入工作岗位。 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