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协同 绿色转型 创新驱动 ——解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黄金三角”

2024年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913亿元的122个重点项目,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2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东营市第一……这一组数据表明东营港经开区2024年工作完美收官。2025年2月召开的东营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目标则更有底气: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8%以上,数字核心产业增加值再翻两番。

在这场向“新”而行的变革中,产业链协同、绿色转型与创新驱动构成高质量发展的“黄金三角”,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新型工业化写下生动注脚。

链式协同:从“物理集聚”到“化学融合”

东营港经开区聚焦芳烃、乙烯、丙烯、碳四四大产业链,细化17个延伸方向,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健全、企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从“一滴油”到高端新材料的闭环。

做好大企业内部延链的“小循环”和企业之间隔墙供应、梯次发展的“中循环”,东营港经开区把企业的“物理集聚”变成项目之间的“化学融合”。利用现有炼油基础发展烯烃、芳烃等基础石化原料,该区不断往下游延伸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优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链条设计,积极引导企业按照生产装置互连、管道互通、原料隔墙供应的模式,构建项目产品、公用工程、能源资源循环使用的循环经济,形成良好的上下游原料互供关系。

近年来,东营港经开区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逻辑,绘制石化、新能源、高端新材料产业链全景图,2024年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913亿元的122个重点项目,投资10亿元实施化工园区封闭管理等四大本质安全提升项目,园区安全能级进入全国领先行列。东营港烯烃材料产业集群被评为“山东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入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东营临港高端化工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裂变: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2024年,东营港经开区研发经费投入较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80%,较上年同期增长34.7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历史新高。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之“速”,折射出东营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之“势”。按照“头部”实验室—中试基地—特色“园中园”模式,东营港经开区在园区汇集全链条、全要素、全贯通的产研体系。截至目前,新授权发明专利682件,全区拥有独立研发实验室的规模以上企业58家,各级科创研发平台106个,省级以上科创研发平台37个。

创新不是“盆景”,而是要成为“风景”。东营港经开区聚焦顶层设计,精心搭建科技创新体系“四梁八柱”,通过制定《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及研发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关于加快发展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10多个系列文件,确定了14项改革创新试点任务,形成了全领域、全覆盖、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引领政策体系。

2024年,东营港经开区新增技术交易合同额突破21亿元,同比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20%;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相比前年实现倍增;乾泰技术研究公司成功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向绿而行:从“成本包袱”到“价值引擎”

在东营港经开区的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成排高耸的柱状罐体和管道交叉连接,占地约20亩的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同步制氮装置正在运行。“项目投产运行以来,在满负荷运行工况下,二氧化碳的捕集能力达到每年10万吨,同时每小时副产氮气1.5万立方米。”公司副总经理张健说。

绿色基因正重构产业逻辑。位于东营港北部海域的渤和风电场,一座座壮观的海上“大风车”渐次铺开,巨大的风机叶轮随风转动,悄然进行着风与电之间的能量转换。据了解,渤和风电场项目每年提供绿色电量15.89亿千瓦时,可满足172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年可节约标准煤4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5.5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绿色已成为核心竞争力。东营港经开区在全国化工园区中率先编制了《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源头减碳环节,实施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生产的绿电全部在东营港上岸并网。末端固碳环节,自主研发建成全国首台套2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装置,碳捕集成本低至200元左右,捕集的二氧化碳供给胜利油田驱油项目以及碳酸二甲酯等高端化工项目。过程减碳环节则重点聚焦生产体系的优化提升,“十四五”以来实施了投资75亿元的133个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35万吨标煤、降碳98万吨,成为国内绿色低碳园区标杆。

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获评全国首批、山东省内唯一的“低碳化工园区”,今年正全力在新能源创新应用与“零碳园区”创建上攻坚突破。

相关推荐

嘉兴港区、嘉华公司签署党建联建合作备忘录

近日,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工委与浙江浙能嘉兴(嘉华)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在浙能嘉电签署合作备忘录并进行了交流。

2025-04-22     中国化工报

辽滨经开区:新材料中试基地赋能创新发展

​在位于盘锦市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辽滨经开区)的辽宁盘锦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内,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正盯着仪器表盘上的数据变化,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2025-04-22     中国化工报

乌达高新区提供一站式电力服务

近日,为深入落实“助企行动”,乌达高新区率先在园区内企业服务大厅设置了全市首家电力服务站,把“网格化+零距离”电力服务主动“搬到”企业门口,以“满格电”助力企业生产。

2025-04-22     中国化工报

上虞经开区开展“政企服务直通车”活动

4月17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牵头举行“政企服务直通车”活动,杭州湾综管办、发改局、经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现场回应企业诉求,破解发展堵点。

2025-04-22     中国化工报

铁山港工业区开展安全生产培训

为切实提升工业区安全管理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教育,4月18日,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举办第5期“强本领促发展”干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

2025-04-22     中国化工报

孪井滩示范区到呼能煤矿招商

4月18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招商小分队赴内蒙古呼能煤矿集团丁家梁煤矿考察交流。

2025-04-22     中国化工报